2011-12-28

全球:2011 幸福感最高的20个国家

核心提示:挪威连续第三年登上排行榜首位,年度人均GDP达到5.4万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在社会资本方面排名第1位,在安全和治安方面排名第2位。

全球幸福感最高的20个国家和地区,看看国家人民的感受:

01. 挪威

挪威连续第三年登上排行榜首位,年度人均GDP达到5.4万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在社会资本方面排名第1位,在安全和治安方面排名第2位。

02. 丹麦

丹麦连续三年排名第2位。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在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机会方面排名首位,主要得益于社会高度平等、高网络连接率,且拥有世界上最低的创业成本。

03.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从2009年的第5位上升到第3位,主要得益于优质的教育、良好的政府体系和繁荣的自然资源贸易。

04. 新西兰

新西兰在政府治理、教育和个人自由方面排名第2。新西兰在移民宽容度方面居于世界首位。

05. 瑞典

瑞典的政治参与度高,社会高度平等,注重环境保护,每100人拥有123部手机,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天堂。

06. 加拿大

加拿大是美洲最富裕的国家,在个人自由方面排名首位。加拿大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人口却只有3,000万,是个非常宽容和热情的国度。

07. 芬兰

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其他邻国那样,芬兰的宗教气息并不浓厚,只有13%的民众去教堂做礼拜;芬兰在教育和企业家精神方面排名第3位。

08. 瑞士

瑞士在政府治理方面排名首位,在医疗和经济方面排名第2位。瑞士坚持用法郎,而不是欧元,这帮助瑞士在欧洲经济危机中保持稳固的地位。

09. 荷兰

荷兰拥有健全的民主体制,广泛的公民自由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90%的荷兰人表示,每天都能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

10.美国

美国是创办企业的绝佳地点,在医疗健康方面排名首位,拥有高免疫率和清洁用水,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11.爱尔兰

爱尔兰在经济方面排名第35位,本国民众表示对金融机构毫无信心,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爱尔兰在安全和治安方面排名第3位,抵消了经济的不利影响。

12.冰岛

遥远的冰岛在安全和治安方面排名首位,在医疗方面排名第3位。冰岛经济已经下滑到第71位。

13. 英国

尽管英国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民众对金融部门缺乏信心,但政府治理良好,是个适合企业家创业的理想国度。

14. 奥地利

超过90%的奥地利人都对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感到满意,不过只有62%的受访者表示,奥地利是个欢迎外来移民的国家。

15. 德国

拥有8,100万人口的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人均GDP为3.7万美元。

16. 新加坡

新加坡在经济指标方面排名首位,人均GDP为5.9万美元,居于世界前列。新加坡的街道是全球最安全的地方。

17. 比利时

比利时排名高达第17位,不免让人感到惊讶,讲法语和讲荷兰语的党派把国家一分为二,比利时等待了541天才成立了新政府。

18. 法国

法国在医疗保健方面排名第7位,但是在社会资本方面排名第36位,婚姻和宗教水平极低。

19.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地区在经济方面排名第4位;当地居民储蓄率接近30%。

20. 台湾地区

台湾在教育方面排名第9位,在经济方面排名第12位,在总排行榜上超过了日本。

加拿大:Unreasonable delay (Section 11(b) of the Charter of Rights)

Do you think your traffic court trial has taken too long to get to court?

Most people who are in this situation believe they can show up at court and announce to the judge that it has taken more than a year from the time they received their ticket until the day of trial and therefore the judge must throw their case out.

Sadly, for most who try this, (and I see it often) they hit the legal brick wall. The judge may quickly note that you have not filed a Charter Application and you will not be successful. You will now be faced with a trial and the "carpet has been pulled out from under you" leaving you dazed and confused.

I have even seen people who have filed a Charter Application fail. They either haven’t filed it in time or they hear from the prosecutor, who also has a say in the matter, who will correctly point out to the judge that a Charter Application has not been served on the prosecution nor on the Ontario Attorney General nor on the Canada Department of Justice. The judge will have to agree and once again they are left with the wind taken out of their sails.

Another big misconception is that if it has taken one year or more to get to court it will automatically be thrown out.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 11B

There is no magic number. Period. The Supreme Court of Canada and lower courts have written about guidelines. This means that the court can start considering a discussion about delay after 8 months has gone by.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have to be considered when arguing delay.

Follow up:

1. The length of the delay

2. The reason for the delay (Commonly it is due to lack of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3. Delay caused by the Crown or delay caused by the defence. (You’ve asked for disclosure from the prosecution but you still haven’t got it)

4. Waiving of delay. (A common mistake made by unrepresented people is that they ask for a delay themselves at some point in the process and now will have that time period deducted from the total count).

5. Prejudice (Most people charged with a traffic ticket do not have any real or specific prejudice –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a problem in arguing delay – but can help if it is present).

In addition, success in having the ticket "thrown out" or more properly "Stayed" by the judge will vary from jurisdiction to jurisdiction. I have been successful at 9 months in some jurisdictions yet unsuccessful at 14 months in others.

It is the job of the Applicant to persuade the judge that their circumstances matches the criteria for arguing "unreasonable delay" and that the case law (precedents) in their jurisdiction supports them and why.

Nothing is just "black & white" in law. It is almost all a grey area. Sometimes things work and other times not so much. Sometimes new laws are written or new case law comes out that changes the game.

After 20 years fighting tickets, it is the constant change in the game that keeps me interested and eager to play hardball when necessary. Find yourself a professional who loves his job and who does not "back away from the plate" when it’s game time.

Gary Parker
Licensed Paralegal


http://www.imintrouble.ca/blog/index.php/2008/11/01/traffic-tickets-unreasonable-delay


How to do it?

I filed a form 4F (http://fyst.ca/question.htm) 15 days before the court date by:

1- Mailing it through registered mail to "Provincial Prosecutor's Office" and "Ontario Court of Justice" (the ones with the address on the ticket and court notice)
2- Faxing it to "The Attorney General of Ontario"
3- Faxing it to "The Attorney General of Canada"

I had a copy of the form, receipt for registered mail and the fax transactions in the court, but they ask for more. They wanted me to file it with the court personally together with an "Affidavit of service" signed by a "Commissionaire of Oath" 15 days before the court date to even look at it. I got an adjournment to file it correctly.

Affadavit of Service... there are a number of Commissioners of Oath that could help you with that. Not sure where in Toronto you live, but there are plenty in the phone book. Should be able to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ith a simple phone call.

The other strategy is to actually serve notice upon the Attorneys-General of Canada and Ontario yourself, not just with fax or registered mail. Make 6 copies of the 11B notice. Serve one copy on the Attorney-General of Canada, getting all stamped in the process; with the five left, go serve the Attorney-General of Ontario, again getting all stamped; with the four left, go to the courthouse and have one for the JP - get it stamped; three remaining - go to the Prosecutor's office and get them stamped, leaving two for you. They will have "received" stamps from the Attorneys-General of Canada and Ontario, the Court, and the Prosecutor's office. Bring the remaining two to court for your trial date.


http://www.ontariohighwaytrafficact.com/topic2808.html


FORM 4F
Courts of Justice Act
Notice of Constitutional Question

Regina

v.

(Last name of Defendant)

TAKE NOTICE THAT pursuant to the Ontario Courts of Justice Act, the defendant, (name of defendant), will make an application for:

Short leave to be granted for this application;
Relief under Section 24(1)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 on the following grounds:

a. That (his/her) rights under Section 11(b)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 have been violated.

AND FURTHER TAKE NOTICE THAT the matter is to be argued on (day), (date), at (time), at (address of court house).

AND FURTHER TAKE NOTICE THAT the material facts giving rise to the constitutional question are as follows:

The offence number is (offence number);
The date of the alleged offence is (offence date);
The date set for trial is (trial date);
The date the defendant requested complete disclosure is (date);
The defendant did not receive disclosure until trial date;
The defendant moved to stay the charge due to lack of disclosure, and was denied;
Another trial was set for (new trial date);
That the defendant has been prejudiced by the post charge delay in bringing this matter to hearing.

AND FURTHER TAKE NOTICE THAT the grounds for this constitutional question are as follows:

The Crown was given ample time to prepare for the disclosure;
That the Crown failed to provide disclosure for the defendant to prepare a full answer to the charge prior to trial;
That the trial is further delayed through no fault of the defendant's;
No reason was given by the Crown to explain the delay in preparing disclosure.

(Date)
(Nam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of defendant or agent)

TO:
Provincial Prosecutor's Office
(copy address from ticket)

Ontario Court of Justice (if different from prosecutor's office)
(copy address from Notice of Trial)

The Attorney General of Ontario
Constitutional Law Branch
7th floor
720 Bay Street
Toronto, Ontario M5G 2K1
fax: (416) 326-4015

The Attorney General of Canada
Suite 3400, Exchange Tower
Box 36, First Canadian Place
Toronto, Ontario M5X 1K6
fax: (416) 973-3004

(or Justice Building
239 Wellington Street
Ottawa, Ontario K1A 0H8
fax: (613) 954-1920 )

2011-12-10

中国:热钱流出四大路径曝光

人民币兑美元连续8连跌 热钱流出四大路径曝光

  截至12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连续8连跌,为三年来首见。对于人民币汇率此番异动,外资出逃论等各种解读说法不一。

  “肯定有人坐庄投机,肯定有大批热钱流出,也肯定不是趋势逆转的拐点。”与一般金融玩家模棱两可的说话方式不同,“热钱先生”陈健明(应采访者要求,此处为化名)一开始就开宗明义,连用了三个肯定。

  在深圳蛇口一家工业区改建的写字楼里,记者接触到这位传说中的“热钱先生”。陈健明的名片很简单:某某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紧接着是一个手机号码。但同行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实际上陈健明有着五套名片,每套名片都对应着一个手机号码。有时候他是十几家进出口公司的股东,有时候他又是投资咨询公司的经纪人,有时候他也是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

  “管理着一大捆钱,然后让这些钱来回出没于国内市场以及全球市场,也就是所谓的热钱出没。”陈健明如此定位他的工作内容。在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管理着一家或者几家有外资背景的对冲基金。

  借道海外并购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中国外汇占款余额为25.4869万亿元,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这是2007年12月以来外汇占款首次下降。中金公司在最新策略周报中估计,10月热钱的流出规模约为1800亿元。分析称国际社会看空中国经济是热钱外流的主要原因。

  陈健明对这些数据不置可否,他认为现在国内流出的热钱,主要是短期套现资金,而且这些资金并没有远离国内市场,其管理下的全球对冲基金就是其中一例。

  “这就是我这两个月投资收益表。”12月7日,陈健明指着电脑里的报表告诉记者。报表显示,最近两个月,其控制的基金以及其他依赖其渠道进出的外资,总共约有10亿美元流出。

  “这样的流出是总量累计,存在资金多次往返。”陈健明说。其10月初就有一笔5000万元的资金从内地流入香港,但当月就再度回到内地,11月初再次流出。陈健明告诉记者,从10月1日至12月5日,其成功完成了35笔交易,每笔交易套利回报都接近5%以上。“现在还没有出现热钱大规模抛空国内的资产。”陈健明告诉记者,这些原本“沉没”在国内的热钱主要出没于国内的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市场,几乎没有进入不动产市场。在流入香港后,大部分都是用于汇市套利。

  陈健明告诉记者,其运作的大部分资金进出借助的一直是“合法”渠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海外并购”。这一渠道曾让其顺利“走出”了近5亿美元的资金。

  往年的海外并购往往面临诸多门槛,审批手续繁琐复杂。企业完成并购需要外管局、发改委、商务部的层层审批,所以有报道称,2010年前八成以上的海外并购的主体都是国有企业。

  但从今年年初开始,主管部门鼓励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审批手续逐步放宽。3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对外投资项目新的核准权限,即从当月起,国家发改委对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3亿美元;非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1000万美元提升到 1亿美元,央企限额以下均适用备案制,不需经过审批。

  另一方面,主管部门也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早在2010年9月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就表示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这些都给了陈健明一些机会。“海外投资审批虽然依然需要通过外管局、商务部或者发改委,但相对往年快速多了。”陈表示。

  正常的审批程序是外管局 发改委、商务部 外管局,在寻求其他监管部门审批前,外管局会对拟使用外汇来源出具意见。陈健明说,“往年这会有诸多门槛,今年只要外汇来源手续齐全,无论是自有外汇或者以人民币购买的外汇都能顺利获得通过。”

  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外管局就简化境外放款的核准和汇兑手续,不再限制境外放款只能用自有外汇资金,并且将审批权下放至各外管分局。在外管局获得外汇使用资格后,然后就是送达发改委或商务部审批,“这需要注意些门道,如果要国家发改委审批,那可能要拖上大半年,所以我们尽量把审批留在省一级部门。”陈健明表示,1亿美元以下额度就不需要北京审批。

  “我们最快一次并购,完成所有手续,只需要半个月。”陈健明表示,这个项目是花了近1亿美元购入了一个空壳公司,这家公司名义上拥有法国一家葡萄园,“实际上,这家葡萄园只存在地图上。”陈健明赌的就是主管部门无法实地考察,只要资质齐备,葡萄园的价格没有超出市场正常范围,就有很大可能获得通过。记者了解到,外管局通常对审批采取非现场核查,即核查各项数据资料,在发现情况有异常后再采取现场排查的方法。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国家外汇管理局,该局相关人士表示,将认真研究并核查相关问题。

  陈健明也承认,这只是一个特例,虽然现在审批手续减少,但审批时间还是无法准确估计。对于视“时机”为利润的套利热钱而言,这是最大的致命伤。为应对不可预知的审批时间,陈健明会提前报送审批。例如其10月转出的资金中,有些早在今年5月就开始走流程,在拿到并购许可后,看准市场机会再汇出资金。“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有机会,但我只要拿到许可,就有3个月时间可以让我随时准备出手。”陈健明表示,大不了就是并购“失败”而已。

  陈健明自以为其最大的优势是管理的资金有海外背景,这些资金在海外的确拥有不少资产,因此一些所谓的海外并购或海外投资就很容易获得通过。

  银行“内存外贷”和虚假贸易

  陈健明也承认,虽然海外并购可以顺利转出大额资金,但风险也更大,只要并购标的伪装得不够专业,又或者外管局收紧审批手续,并购完成后加强监督审查,这一手法都会存在漏洞。因为在并购完成后,外管局还有继续监管的职能。除了注册后备案、增资与再投资需要外管局审批外,还要提交年度财务报告,外管局会定期抽查并购的资金流向,一旦发现资金投入不是开始所声明的方向,外管局会翻查旧账。“虽然做账是我们的强项,但12月开始外管局加强管制,要想顺利流出已有一定难度。

  11月21日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向外公布,将严历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活动,在对热钱流入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也开始进一步加大对异常资金流出的非现场检查力度。

  “所以如果不是需要汇出大笔资金,一般都不会用这一方法。”陈健明的常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走银行渠道,其二是虚假贸易。

  “我比较喜欢走银行渠道。”陈健明所谓的银行渠道即利用跨境银行的一些特殊服务过境。比如“内保外贷”或者“内存外贷”。所谓内保外贷是指总部在国内的母公司,通过向内地的银行机构提供担保,让其在境外的分支机构从这所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中获取贷款。同样,所谓内存外贷也是在境内的银行存进一步款项,然后在境外获得贷款。这种方法只需要提交相关资料给银行。记者就这一问题询问了一家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的负责人,其也坦承,银行只会根据“表面证据”判断,假设对方提供的资料非常完整,银行也不会加以限制。

  “特别是一些在内地设有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陈健明表示,有些外资银行规定,在中国内地开启一个账户后,只要存入一定额度的资金,例如存入1000万元人民币,可以免费在香港该外资银行获得一个银行账户,两个账户的资金法律上虽然无法流转,但原则上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互相流动。一家国有银行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类型的业务国家并没开绿灯,也没有明令禁止。这种“擦边球”的确存在于一些外资银行中。截至发稿前,中国银监会尚未就相关政策接受记者采访。

  “问题是这种方法太好用了,到了今年10月,各银行的信用额度几乎都被占完了。”陈健明表示,特别是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后,银行对于这些过境通道的看法变得暧昧,既希望继续开展这些业务,又担心被列入监管部门的黑名单。银行也对 “外贷”的资金用途有着更严的监管,陈健明也不得不选择惯常使用的虚假贸易。

  11月,陈健明通过自己控制的进出口公司,把3亿美元分散在近 400宗进口贸易当中。“其实这种模式最麻烦就是进口物品的选择。”陈健明表示,如果是常见物品,价格报送就不能与市场价相差太远,“如果300美元的 IPHONE报成700美元,海关肯定会查。”陈健明表示,但如果选择的物品是有包装价值的类艺术品,例如红酒或者雕塑品,又面临高达10%~35%的进口关税。因此,“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些国内鼓励进口,或者带有高新技术帽子的产品。”陈健明表示,往往这些较为罕见商品不仅能提高进口价格,甚至部分还能获得地方政府的进口补贴。“比如我要进口一批所谓先进的LED芯片光刻工艺的制造机,这不仅仅海关不清楚市场价格,就连照明行业从业者都不清楚,另外这也是政府鼓励进口的商品。”

  这些途径已经是陈健明所能运作的极限。万一还有更多的资金要求,那就走“地下钱庄的渠道,只是成本有些高而已。”陈健明表示。

  紧急、大额资本寻地下钱庄

  在陈健明看来,地下钱庄是大笔紧急资金非常可靠的转移通道。“11月底,我有一笔3000万元的资金要出去,由于很着急无法安排其他途径,就找了地下钱庄。”两天后这笔钱就顺利到达账上,佣金6万元。

  “最近的确有很多大笔资金要通过我们汇到境外。”郑世龙(化名)坦承,作为深圳一家业内小有名气的地下钱庄的操盘手,郑世龙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钱”,为中港不同需求的资金进出汇通。但当中有多少是境外热钱,有多少是移民转移资产,他自己也分不清。花旗银行曾有数据分析称,国内私有信贷(地下钱庄)整体规模已达3万元~4万亿元人民币。

  郑世龙说最近每月经他手进出的资金不下5亿元。“我们这行开展业务都是通过朋友介绍。”郑世龙表示,他的客户中最重要的有两类,一类是中介机构,这包括各种各样的移民中介以及投资中介;另一类是各种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有年营业额百万元左右的中小公司,还有一些国有企业。

  “老板以前是潮汕人,现在是香港人。”郑世龙说他们的汇通生意借助的就是老板的两地身份。据了解,郑世龙所在公司在香港开了几家很普通的兑换店,当内地的客户有大额资金流出的需求时,他们会要求客户将资金存入一个指定账户,然后同一时间他们在香港的公司会把资金存入客户指定的账户。

  在郑世龙口中,所谓大额是指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客户最快可以在内地存入指定账户后1小时内在香港拿到钱。”老郑不无自豪地表示,如果是第一次合作的客户,他会先让公司把资金打入香港的账户,在客户看到资金后,再向内地的银行存入款项及佣金。

  地下钱庄之所以可以采用类银行的操作手法,凭借的正是往来资金的庞大,地下钱庄所充当的角色是为进、出资金找到平衡点。据郑世龙介绍,在其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平均每5分钟就能完成一笔交易。

  “今年9月底10月初的时候,公司忽然接到一大笔资金流出的单子,要求在一周内将2亿美元的资金转移到香港。”郑世龙说,当时他的老板在香港向同行拆借了部分资金才完成这一交易。

  “做这一行关键是安全,不仅为自身考虑,也是为客户的资金安全着想。”郑表示,例如上述2亿美元的资金量,无论怎么运作都会惊动监管部门。所以一定需要拆分成非常小的份额,例如这2亿美元就被他们拆分进入近500个账户。“而且这些账户必须是企业账户。”郑世龙向记者介绍,如果个人账户一周内有超过20万人民币外汇的进出,就会触动监管部门的检查线,监管部门会抽查这些账户的运作情况。

  囤积香港等套利

  通过各种渠道出境的大笔热钱,都在做什么?在陈健明眼里,热钱回流至美国所获得的收益,远不能与在香港套利相比。最近人民币的连跌就是最好的套利时机。

  “说穿了非常简单,”陈健明表示,“不外乎在内地买美元,在香港高价卖出,在兑换成人民币后,再度进入内地,形成一个循环套取利差。”

  目前人民币市场采取了双轨汇率制度。一者为在岸市场人民币牌价(简称CNY);一者是离岸市场(可以简单理解为交易地点不在中国本土的人民币市场)人民币牌价(简称CNH)。CNY汇率价格由内地资本管控,向来比较稳定;CNH汇率价格由离岸市场供求而定价,更反应市场实际需求,是离岸人民币需求的参考指标。

  其实在12月连跌以前,热钱冲击人民币离岸市场早在今年9月就已初见端倪。9月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忽然成为抛售的对象。9 月22日当天CNH的买卖价格大跌1.2%,9月23日再跌0.8%,跌至1美元兑6.512元人民币,相对于全球股灾之前的6.378,两交易日累计大跌超过2%。霎时间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大增,香港离岸市场出现了大量沽盘。

  其后人民币重拾升势,但情况到了11月底又进入下跌通道。 11月30日至12月7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6.3482上升到6.3342。但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六个交易日都触及跌停,跌停价从6.3799一路下行到6.3659。陈健明表示,其间他每次的资金跨境流动都能获得起码5%的收益。

  “人民币的贬值与热钱外流更接近于鸡与蛋的命题。”陈健明说,热钱最重要的特点是投机,人民币有下跌势头,流动性强的热钱肯定会兑换为美元,一方面锁定利润另一方面方便套利。“这些资金反而不会主动选择回到美国,因为现在的市场状况中港两地有更多的空间。”

  陈健明表示,自己会选择集中在中国市场周边,择机而动。“当然,如果全球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海外投资者大面积收回资金除外。”

  “以中长期为投资目标的资金,例如购入不动产的资金暂时还不会动。”陈健明认为,因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还没变,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让中国很难被做空。另一方面中国是有资本管制的国度。

  其实外界对于未来经济的走势还没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高盛一周内的“变脸”就是最好的例子。11月下旬,高盛分析师向主要客户发送电子邮件,建议停止对香港上市大陆公司股票的继续投资,其认为“中国经济前景正面临巨大挑战”;一周之后在香港发布的高盛2012年亚太区投资展望发布会上,高盛中国的首席策略师朱悦又看多中国股市,认为香港的恒生国企指数还有20%~30%的上涨空间。

  “大家都没有统一看法,这种波动市反而最适合投机套利的热钱。”陈健明表示,连跌后他认为人民币短期内有重新走强的态势,为此他们又做好资金回流的铺垫。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71571-gb2312.html

2011-12-09

加拿大美国:正式签订“边境安全协议”

中新社多伦多12月7日电 据来自加拿大总理办公室的消息,加拿大总理哈珀和美国总统奥巴马7日下午在华盛顿宣布,加拿大和美国已同意实施“边境安全协议”,该协议将改善北美边境的安全,调整两国间进出境的方式,从而加快合法贸易和旅行的过关速度。

据知,这一协议侧重于四个领域的合作:及早应对威胁、贸易便利化、经济增长和就业、跨境司法合作,以及改善双方边境的基础设施。

此间的移民律师认为,未来一旦双方共享过境旅客资讯,有助加拿大政府弥补目前无法掌握加国居民离境纪录之弊,堵塞企图谎报实际居住时间持枫叶卡的永久居民,或者加国公民有意非法在境外领取老人金、就业保险金,以及享受医疗保险的四大漏洞。

此间7日出版的星岛日报引述温哥华移民律师李克伦的话说,美加边境协议原本旨在消除恐怖分子威胁及加速边境物流与人流,促进美加自由贸易,但如今却可给双方带来附带效益。

他指出,由于加拿大政府目前没有纪录从陆路离境的旅客,但依据双方未来可共享过境资讯新协议,美国国土安全部会把离开加拿大的旅客资讯传送予加拿大政府,而加拿大边境服务处也会把自陆路离开美国的旅客资讯传给美国。


http://www.mirrorbooks.com/news/html/48/n-43048.html

2011-12-05

美国:IRS 税务局展开刑事调查

IRS 税务局查完帐后发现下面的情况下会展开刑事调查:

刚看了一篇文摘,IRS 税务局查完帐后发现下面的情况后,有可能会展开刑事调查:

隐瞒不报收入来原,omission of entire sources of income

无法解释的明显财产增加

大量地把私人开销当作商务开销

两套帐本或无帐本

税表与帐本严重不不符

篡改文件日期

把财产藏在他人名下

commonsense888
http://bbs.wenxuecity.com/inv-tax/366417.html

2011-11-30

全球:Mercer 2011年全球最宜居城市

全球最宜居城市调查出炉 维也纳夺冠巴格达垫底

据“中央社”30日报道,美国美世咨询公司近日经过全球调查,评出全球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其极好的基础建设、安全的街道与良好的公共健康服务位列榜首,而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则排在最末。

据报道,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在这个人口约170万的城市,严重犯罪罕见,且经常在全球生活质量调查名列前茅。

德国与瑞士各城市在这项生活质量排名上表现尤其特别杰出,苏黎世、慕尼黑、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日内瓦与波恩都挤进前10。

新西兰的奥克兰在全球排名第3,是生活质量最好的亚太城市。悉尼居次(全球第11),惠灵顿、墨尔本与柏斯的全球排名依序是13、18及21名。

适合居住的亚洲城市冠亚军是新加坡(第25名)和东京(第46名)。挤进前100名的亚洲重要城市还有香港(第70名)、吉隆坡(第76名)、首尔(第80名)。

但美世公司警告,名列前位的欧洲各大城市不该将他们在本项调查中的名次视为理所当然。美世资深研究员帕拉•卡提尔说:“如果欧洲经济动荡持续,他们的生活水平无可避免地会降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1/30/1550971.html

Summary

In 2011, the world continued to experience instability due to the enduring economic crisis. Economic uncertainty helped provoke social and political unrest of varying degrees in many urban areas. Protests and strikes in numerous North American and Western European cities have been largely peaceful. But violence – and, in places, civil war – have broken out in other regions, endangering the safety of both locals and expatriates.

The events of the “Arab Spring” of 2011, when citizens took to the streets to demand regime change in many North African and Middle Eastern countries, have lasted long past spring. Uncertainty continues in Tripoli, Libya, following the death of the country’s former leader, Muammar Qaddafi. And Cairo is still experiencing waves of violence through the fall of 2011, as the government clashes with protesters.

Some of this region’s cities, including Abu Dhabi and Dubai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Muscat, Oman, rank quite high in personal safety, mainly due to their internal stability and low crime levels.

Even generally calmer regions have suffered civil disorder. Large protests, some of which were violent, broke out several times this year in Santiago, Chile, in support of higher government involvement and subsidies for education. The threat of economic collapse and resulting austerity measures in Greece brought on repeated violent clashes between street protesters and police in Athens, Greece.

The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security of expatriates and local residents in many locations led Mercer to choose personal safety as the special topic of its 2011 rankings.

Those cities and countries that have escaped the brunt of social unrest and economic downturn have been able to continue investing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provisions for comfortable and enjoyable daily liv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ving for their residents. I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remain a global factor, cities in parts of Asia-Pacific and Western Europe, as well as in Canada, will continue to benefit from their relative stability and wealth of public services and recreational provisions, becoming more attractive destinations for expatriate employees.

http://www.mercer.com/qualityofliving

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 Worldwide Rankings, 2011
RankCityCountry
1ViennaAustria
2ZurichSwitzerland
3AucklandNew Zealand
4MunichGermany
5DüsseldorfGermany
5VancouverCanada
7FrankfurtGermany
8GenevaSwitzerland
9BernSwitzerland
9CopenhagenDenmark
11SydneyAustralia
12AmsterdamNetherlands
13WellingtonNew Zealand
14OttawaCanada
15TorontoCanada
16HamburgGermany
17BerlinGermany
18MelbourneAustralia
19LuxembourgLuxembourg
20StockholmSweden
21PerthAustralia
22BrusselsBelgium
22MontrealCanada
24NurnbergGermany
25SingaporeSingapore
26CanberraAustralia
26DublinIreland
28StuttgartGermany
29Honolulu, HIUnited States
30AdelaideAustralia
30ParisFrance
30San Francisco, CAUnited States
33CalgaryCanada
33OsloNorway
35HelsinkiFinland
36Boston, MAUnited States
37BrisbaneAustralia
38LondonUnited Kingdom
39LyonFrance
40BarcelonaSpain
41LisbonPortugal
42MilanItaly
43Chicago, ILUnited States
43MadridSpain
43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46TokyoJapan
47New York City, NYUnited States
48Seattle, WAUnited States
49KobeJapan
49Pittsburgh, PAUnited States
49YokohamaJapan


http://www.mercer.com/qualityoflivingpr#city-rankings

印度:风气南亚,印度话题札记

风气南亚,印度话题札记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在中印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印方挑衅动作明显增多,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6月9日的国会演说上表示: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会继续与中国加强关系,但在彼此领土的争议问题上,印度绝不妥协,会继续加强边境防务,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随后,印度军方也放出消息:开始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增加两个师共计5~6万人的兵力部署,同时将派驻两中队最精锐的苏-30MKI战机,每个中队约18架战机。。。。。这些举动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审视和回顾喜马拉雅山后面这个不太安分的邻居。

"婆罗门"式的世界观

领土问题和涉藏问题并非中印两国利益的核心,但却是中印发展的瓶颈。从历史上看,可以认定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的责任完全在于印度--印度人在对外战略的制定上,一方面继承了英国式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存在有打量的民族主义成分。其涉藏问题的判断就存在着典型的英式思维--在两个存在潜在竞争关系的大国之间设立一个缓冲地带,即谋求西藏独立。

在观察中印领土争端问题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其民族主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民族主义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潮,一股是世俗主义的,一股是宗教性质的,具体来说就是印度教的。两者原本对立,但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统一性,譬如在领土问题上。

就世俗主义来说,从历史上看,印度并不存在任何有形的政治 社会和宗教上的统一,印度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是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完成的。而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的精英阶层始终在强调印度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个由文化 共同经历 风俗和地理所明确界定的国家”--也就是说印度的边境早已存在的--以此作为支持其对政治权利要求的论据。之后,这一说法进而演化成民族主义者的坚定信念,反过来变成了左右印度政府决策的一个很大的 干扰因素。

而宗教性民族主义的影响在于,印度人的等级社会观念也同样影响了他们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在一个以财富和权势为基础的等级制国家阶梯结构中,印度理应位居世界等级的最高层。在这种“婆罗门”式的世界观出发来评估世界,使印度人总是带有一种优越感,认为他们的国家理所应当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居于“中心地位”。可现实是,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上世界中叶开始存在时,都面临着同一项任务--把“边疆“转化为“边界”。这是前现代国家转化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步骤,前现代化国家可以存在于边疆之内,边疆不是线而是国家之间的过度区域,而现代国家需要的是边界。

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至今,中国在解决边境问题上的政策是一贯的,即首先声明那些区域尚未划定,需要鉴别:之后以协定的形式维持现状:在未来时机成熟时进行谈判。至今为止,中国与周边国家(譬如缅甸 尼泊尔 巴基斯坦 阿富汗 蒙古 俄罗斯等国家)在解决划界问题上都取沿袭了这一模式。

在那种没有理智可言的民族主义左右下,印度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像其他国家那样需要同邻国进行谈判,就共同边界的走向达成协议。在印度精英层看来,他们已经拥有了同中国的固定边界,所以谈判是多余的,惟一需要做的是,通过其自身的档案研究,参照历史和神话并考虑安全利益,来”发现“印度与中国的边界的”确切“走向。一旦确定了适当的走向,便可将他予以公布并标在地图上。这种”我认为是,所以是“的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在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上,印方所持的都是与之类似的观点,这对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与非洲各国像自己一样通过”非暴力“的方式争取独立,这一主张话题同样让印度在非洲碰了一鼻子的灰--这是题外话。

回到正题,印度政府这种单方面的做法在国际上显然是无效的,这种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至今为止中印领土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并非是具体界线应该如何去划,而是在”领土问题存在争议“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6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在这一问题回答记者问题时强调”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渊源就在这里。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印关系曾有一段蜜月期,也就是所谓的”巴依 巴依“的时代。从印方的角度来说,以国土 人口 经济条件而论,印度在前英属殖民地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而这又进一步把印度推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盟主“位置,当然,按照当时的概念,准确的说不结盟运动组织的首脑国家,不结盟组织在当时是独立于美英两大阵营的第三股力量,这使得印度人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影响:印度已经是世界第三了。出于进一步壮大不结盟组织 扩张自身影响力的考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对中国相对采取了比较有好的态度,1955年尼赫鲁总理邀请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有好仅仅是”相对“的,这一期间印度从未停止对这争议区领土的蚕食,至少在1954年至1959年间,我边防不对与印度情报部门控制的巡逻队曾有数次小规模交火,规模最大的一次爆发于1959年10月。印方巡逻队被我方击毙9人,其余悉数被擒(这次时间的影响是,1959年之后,作为权利斗争的结果,这一地区的巡逻任务被印度军方接管)。

从心态上而论,当时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一种”俯视“态度,即认为中国仅仅是不结盟组织中的一员,是被领导者。这一方面源于印度人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也源自1840年以来中国国运的颓势--在印度人看来,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都是靠美英等国才从日本人手里解放出来的。而从实际国力来看,早在1928年前,国联就把印度列为世界8大工业国行列。而建国之初,中国在经济上的各项软硬件都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令笔者无法理解的是,此前的朝鲜战争在震撼整个西方世界的同时,似乎对印度人并未有太多触动,印度的领导集体更像象牙塔中的产物。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同样可以看作是这一心态下的产物。冲突由印方首先挑起,而战争对他们而言却是始料未及的--印度政府认为只要自己在边境上不断增兵,中国人就会被吓跑,对于大规模交火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更遑论后期自己会处于挨打状态。简单来说,印度人从一开始就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对手的软弱上,仅从这种心态看,战场一边倒的态势就是在正常不过的。

在中国解放军的战史中,1962年这场自卫反击战并非是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战争,毕竟,这支不对曾面对过太多比这还要凶险得多的战事,甚至这场战争的进程都显得平淡无奇,但正是这场”平淡“的战争,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的发展轨迹--按照美国著名的南亚学者斯蒂芬.科恩教授的说法: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中遭受了”耻辱的失败“,这”教训了真个一代印度人。。。。。从那时起,印度在心理上已经成了军事化国家“。

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于印度,其影响类似于甲午战争之中国,最大的伤害都在于世人眼里一个”大国“被打回了原行,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虚弱表露无疑,于是列强瓜分接踵而至。1962年一战同样如此,”堂堂世界第三“ ”亚非拉的领袖“竟然被中国揍的魂飞魄散,领导人不得不像美苏等国寻求援助,尼赫鲁曾亲自致信肯尼迪求援,新德里的政要和富商们甚至做了迁都的打算,一直到中国高姿态的开始撤军,印度都还没组织起反击,此战使得印度的国际政治资本和影响力一落千丈,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信受到重创,于是在无意之间,中国成立了1947年独立以来对印度”伤害“最大的国家,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成了战争贩子的形象。

因此,印度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敌视其实不亚于日本右翼势力,印度媒体鲜见对中国的真实 客观的宣传,在很多印度人眼里,中国人就留着山羊胡子 戴着竹斗笠 露出一脸阴险笑容的中国农夫的落后国家。

除去心理,从经济方面算账,我们会发现结果仍旧是对印度不利的。如果以”战争与经济之间是否建立一套正循环体系“为依据来审视中国政府当时的决策,那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消除的民族仇恨,于国民经济发展,省去了一个大包袱:坚决打击,一张打出了相对40年的稳定,使得经济建设免去了许多干扰,这都是战争所带来的红利,就是所谓的”战争--经济“正循环。反观印度,1962年这一战对于实际控制土地面积基本无损,但为了一个次要利益,却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进而影响了巴基斯坦 尼泊尔 孟加拉 缅甸一直到斯里兰卡一系列方向,为国家带来沉重的军事开支,这不是正循环,而是一个死循环。

当然,这场战争对中国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意识形态问题,当时印度在国际主流社会中确实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中国被抹黑成了一个”侵略者“的形象,由此所产生的后果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滞后了,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有意思:对手的聪明程度和他给你带来麻烦大小并不一定就是成正比的。

死结之一

在笔者看来,印度的文化 经济 政治三者之间影响处于一种很奇怪的平衡状态,虽然很稳定,但的确的确很别扭,而很多问题也就从此产生了。

话题从印度的种姓制度说起。简单的说,在印度社会中存有四大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在这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不可接触者,即被排除在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贱民,我们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但这只不过是最粗略的划分,实际上每大种姓下面还有成百上千个亚种姓,每个亚种姓里面还分出亚亚种姓。要记全这些亚种姓 亚亚种姓的名称是非常困难的,好在没必要记,那是专家的职责。

当然从历史上看,种姓并非是印度所独有,只不过印度人把他宗教化 仪式化 极端化了,古埃及也有过种族制度,大约划为七等,划分的方法与印度相差无几,也是按职业来划分,比如说,印度有婆罗门,即祭司种姓,埃及第一种姓也是祭司种姓,此外,埃及也像印度那样有商人 工匠 农民种姓。近代以前,西方社会同样是壁垒森严,不可逾越,贵族市民 农奴一样泾渭分明。在日韩文化中,等级制度至今还有残余,这点从日语和韩语对人的称谓差别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些国家等级制度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淡化的。

而自古以来,中国却是一个异类,在秦之前,中国社会结构是以诸侯国为单元的,由贵族治理百姓,天子则依靠贵族维系统治,从而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和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始皇帝统一华夏之后,中国便进入了大一统时代,这在历史上绝对是个异数,主要体现在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由皇帝直接治理全天下的百姓,这样的国家不再是”一麻袋土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皇帝与贵族之间于是就有了结构性矛盾。总的来说,历代黄权基本都是倾向于扶持平民以遏制贵族的,所以早在魏晋时代,贵族制度就难以为继了,宋明时期基本消失殆尽,士族则字秦汉始,开始逐步兴起--这一身份是无法世袭的。 在满清时代,这一进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倒退,因为清朝的八旗制度本质也是贵族制度,但这也仅仅是历史上一个不大的反复而已。

之所以要提及这些事情,想说明的是对于一个大国(不是西欧那些小国)而言,大一统和和过于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彼此相斥的两件东西。

再来说印度。古代印度在政治上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这里同时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邦国--从土邦王国到部落共和国,应有尽有,就如同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出现过大一统的国家,既是在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丹陀罗笈多国王时代也莫不如此。现代意义上的 统一的印度是伴随英国殖民统治一起”从天而降“的,并不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英国殖民者给印度带来了统一的疆界 货币 税制 外交与国防政策以及统一的法度。但也仅限于此:截止到1914年,英国政府在印度仅仅派驻了9000名行政官员和69000名士兵,而统治着3亿印度人!!!对此解决的方式是:在殖民统治机器下,英国人进入印度钱就存在600多个土邦被几乎不被干扰的全部保留了下来。本质上说,这种体制与前面提到的”天子--诸侯--百姓“的结构是一样的。

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中断了其原有文明的进程,但同时没有带印度人走向自主型的资本主义近代发展进程,在生产分配领域,就有的封建阶级被几乎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而在封建领土之上又增加了新的一层国民财富的截留者--殖民统治者,”柴明达尔“制度便是由此产生的(柴明达尔制度是政府通过中间人,即柴明达尔向农民征收田赋的一种土地制度。政府为了使柴明达尔交足田赋,允许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行政 司法和军事权利。他们为国家征税,国家付给一定的报酬。这种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可以继承 转让和出卖)。同时,原本应该存在的封建时代的种姓制度,也被顺理成章的带到了现代社会并一直存在到今天。

二战以后,随着国力的衰败,英国人无力维持各地殖民统治,以甘地为首的印度精英层所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惟一稻草。最终,印度在1947年获得了独立,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现有的这个统一的”印度“,并不是印度自身文明发展的产物,从前面的”三级结构“可以看到,原先维持国家统一的殖民统治者,如今这一层不存在了,而印度自身的社会结构还处于殖民统治之前的状态。

英国人曾估计,印度独立之后将会分裂为是少8~9个国家。这这片土地上,据说有1600种语言,而”印度教“最初则是殖民当局为了叙述方便而创造出的词汇,严格的说应包含上百个不同的”教派“:而经济方面,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使得各个土邦之间并不存在基于彼此需求的特别紧密的联系。。。。当然,印度的精英层最终还是找到了维系统一的方案,也是惟一可行的方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保留了垄断集团,政府发权利有限,英式的议会制决策机制,(印度的卢比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上面密密麻麻的印有17种文字)。简单的说,这些就是落后的社会结构与国家统一诉求之间妥协折中的结果,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因为它切合印度的社会结构,但又显得很”别扭“。

印度至今还有四大家族的提法,即塔塔 阿班尼 米塔尔和博拉,他们对国民经济控制绝不亚于国民时期中国的四大家族。印度在独立后头两个五年计划中实际增长百分之66,但是垄断工业资本与垄断金融资本仅仅在注册资本上就膨胀了三倍。拿钢铁和水泥生产来说,排名第一的塔塔集团控制了印度水泥生产线的百分之50,而当时排名第二的米塔尔财团则控制了百分之25,至于钢铁,直到1968年,印度政府控制的钢铁厂的产量只达到了当时钢铁产量的百分之33,其余全部来自垄断集团。垄断集团多出身于信仰拜火教的帕西族或锡克族(其信仰可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混合产物),而印度的着呢告知家则多数来自婆罗门,这得益于印度教对人民的影响力,而印度教教义有对商业自身的限制,所以婆罗门多数从政且与商业瓜葛很少,尼赫鲁就是他们之间的佼佼者。这些都决定了印度政府对大财团的控制力,是一个弱势政府,必须通过不断和垄断集团进行斗争才会有所建树。

印度的议会,选举制度是按照某些人的标准应该是现代社会的模范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政党是其资本主义的产物,他们的一大特征就是没有固定的支持者,没有固定的纲领,作为金主的大财团往往会采取两面下注的方式,所以不同的政党所代表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同一性,其政治博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为集团内部不同的”左“和”右“。印度的各个政党同样是其自身社会结构的产物,但他们背后又是不同财团 不同的宗教 不同的地域等,他们所代表的利益缺少交集甚至彼此南辕北辙,但非常稳定。这就使很多问题变成了党派之间无休止的扯皮。此外,在实施西式民主体制的同时,在其各政党内部则实施更多的是家长制,因此为了自身利益诉求,最好的方式不是加入某个政党,而是单独成立一个党,最终结果就是在议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小党派,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决策机构的行动效率。

从”中央--地方“的权力划分而言,由于基本延续了过去社会结构的地域划分,各邦内部都具有文化上相对同一性,在权威性上就出现了地方强 中央弱的现象。就土地而言,印度始终没有完成土改,中央政府可控制土地仅占百分之13上下,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保留,以人均土地最少的哈尔邦为例,占土地持有者总数百分之67的小土地持有者仅拥有全邦可耕用土地的百分之16,而百分之4.1的地主却占有全邦土地的百分之25,另外400万人没有土地。

由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判断印度政府决策时必须认识到,其决策依据很可能并非源自某一长远战略考虑,而是基于一些非常具体的眼前利益来考虑的--即便这些决策对长远和全局利益是有害的。因为在缺乏一个权威的政治环境下,印度的政治家首先要考虑的是政党之间激烈的斗争,政府和大财团之间的斗争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譬如,1962年中印边境爆发之前,客观的说。尼赫鲁还是做过一些避免大规模冲突的努力的,当时印度政府曾对国内封锁有关中印边界冲突地消息,。而反对派则一直以民族主义者形象对政府加以攻击。那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是:当时工人工资下降了百分之10,而农民干脆处在破产边缘,社会贫富急剧拉大,尼赫鲁政府因此处于危机之中,所以以军事手段来转嫁社会矛盾,虽然军事冒险失败,但尼赫鲁政府利用国内局势动荡实行全国紧急状态,顺利度过了垮台我危机。在印度历史上,这绝不是惟一一次,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1987年建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导致中印大规模对峙,背后都有类似的背景。如果再细心点,我们会发现每年2--3月份印度军方总会对中国有所动作,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年确定政府财政预算是在4月份。

在尼赫鲁年代,印度政府还带有不少强人政治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中结构性问题。而自后尼赫鲁时代开始,这个制衡因素消失了,印度政治生活中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核心,主要政党以及其政治领袖于是便都将民主当成了一种市场机制--视选民为有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而作为”企业家“的政治家们多要做的,则是力图赚取他们的选票。当民主异化为简单地向选民”献媚“之后,任何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举措都将是难以推行的。

死结之二

实事求是的讲,独立之后印度的进步还是显著的,印度最初的国家财政体系使得地方各邦对中央政府形成了极大的依赖关系,这种财政体系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地方势力的离心倾向,强化了政府的权威性。基于此,”柴明达尔“制度被废除,政府允许小农 佃户购买土地,拥有土地权,这使得印度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化动员能力。当然,与同一时期进行彻底土地改革的中国相比,印度政府所做是极其有限的--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后来的台湾省,历史都证明彻底的土地改革是以政府权威性作为后盾的(台湾所谓的”和平购买“同样是在国民党当局的压力之下完成的,以农业为主的台南地区之所以成为台独势力的巢穴,很大一部分就是源于那时的积怨,这是题外话),但这恰恰是印度政府所缺乏的。而要永久摆脱分裂的危险,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展经济,以工业经济替代有封建色彩的农业经济,由此改造印度落后的社会结构,破解政治上的死结。

在经济制度上面印度选择了参照苏联的混合经济模式,即公营和私营并存,这一方面是苏联的影响,同时也是印度自身情况决定的。以婆罗门占主导的印度精英极少涉足商业,这就使得他们非常青睐由政府占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希望能以此来制衡大财团和地方势力的影响。混合所有制就是这种背景的折中和平衡产物。如此,在保有大量封建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仍以”五年计划“的形式,在几个邦强行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快速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与技术作为支持,作为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上做长期规划,并有步骤的计划去实现它,从这个角度讲,印度选择计划经济是合乎当时历史发展规律的。但在执行操作中,印度恰恰做不到对经济进行长期计划以及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印度政府与国内各种垄断集团的利益斗争从来就没停止过,而政府鲜有占上风的时候。在长期经济计划和短期经济效益的选择中,政府不断的在选民的利益趋势下左右摇摆。在遇到国内国际危机时,印度的执政者往往通过对外军事冒险来转移选民的视线,压制在国内即将爆发的危机以此来赢得大选。基于这种目的实施的军事行动,无论胜负都从来没对经济形成”正循环“,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印度对外战争史上从未出现过。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孱弱,军事冒险之后印度政府往往又陷入财政危机并进一步导致经济危机。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就一直处于”危机--冒险--更深的危机--再冒险“这样一个循环之中。受此影响,国家工业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都异常缓慢。

看看这段历史:1970年12月27日,英迪拉 甘地抓住自己国内声望不断上升的机会,宣布解散人民院,提前于1971年2月举行的印度第五届大选。1971年3月,大选结果揭晓,英 甘地获得了压倒性胜利。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1970年底也开始进行大选,主张充分自治与全面独立的人民联盟在东巴获得全胜,随即在1971年3月宣布东巴独立,巴基斯坦由此爆发国内军事冲突。1971年12月21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军越过印巴边界进行”自卫“,这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至12月17日战争结束,巴基斯坦遭到肢解。至此,甘地在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百分之93的民意支持。次年印度国庆日,甘地被描绘成了杜尔加(印度神话中十臂女战神)。但正是在1972年印度迎来了一场严重的旱灾,1.8亿人口面临饥饿的危险,而由于战争流入印度的孟加拉难民每个月要消耗印度政府两亿美金,使得印度政府财政雪上加霜。原本大宗粮食与原油进口就需要大量的外汇,而石油危机和由此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不期而至,由此导致外汇紧缺,物价飞涨,进一步引起的投资不足又使工业增长下降了百分之50,民众的不满情绪终于在反对党的鼓励下爆发了,同年孟买就爆发1.2万人大罢工,仅仅在古街啦特邦的骚乱中倍警察射杀的就高达233人,而与此同步的印度铁路大罢工让全国的交通陷入了瘫痪,最后警察也加入了暴动行列中,并与之前来镇压的军队交火。在随后的大选中,国大党一败涂地,代表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人民同盟上台了而人民同盟政府的第一个举措竟是停止了当时正顺利实施的55计划,以提交自己的65计划。历史证明,靠造反上台的人民党缺乏控制能力。上届政府积累下来的1500万吨粮食以及仅有的30亿美金外汇储备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被消耗殆尽,而人民同盟政府随即倒台,此时已经是1979年,印度之外的世界已经迎来了第三轮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正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生产工序实现国际再分工,”四小龙“与东南新兴工业地带正是在此时崛起的。而印度则还在反复的”折腾“当中,套用甘地的话:印度失去 了工业时代。

冷战结束之前,前苏联在印度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印度最大的国际援助来源国,也是印度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局面,而填补贸易逆差所带来的外汇缺口,除侨民汇款和资本账目顺差之外,主要的外汇来源渠道便是国际援助。

1991年的苏联剧变,对于中国而言利多于弊,而对印度而言恰恰相反,由于苏联的解体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这国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国力急剧衰退直至最终解体,使印度失去了国际最大援助来源以及出口市场,其经济由此遭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最终导致印度爆发经济危机,这就是1991年印度政治经济改革的背景,而发生于1987年的中印边境对峙,则可看做是印度政府为缓解执政危机所做的又一次冒险。

从80年代末开始,再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得单独组阁的多数席位,印度进入了或是少数派执政,或是多党联合执政的时期。在1989~2004年的16年中,印度共举行了六届选举,换了九届中央政府,其中那个六届只执行了1年左右,最短的只执政13天便倒台了,2004年国大党重掌朝纲,得票率也仅是百分之26.7,只能以联合政府的形式上台执政。换句话说,印度政府原本不强的行动力进一步削弱了,对社会生活的变革很难再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更遑论来主导。1989年脱胎于人民同盟的人民党利用印度教徒的反穆斯林情绪,主张在印度教徒视为圣地的阿月提亚地区兴建一座印度教寺庙--但当时该地已建有巴伯而清真寺,借助这种宗教情绪,人民党在1991年再次登台,为了获得地方势力的支持以维系并不牢靠的执政地位,人民党赋予了地方更多的权利,并允许一些地方势力可以建立自己的邦,至此,原有可以节制地方势力的中央财政体系在政治改革中不复存在了,中央政府在地方地权威性也因此被大大削弱--某种程度上说,90年代之后印度的政治改革实质就是一个地方向中央政府分权的过程,而就行政区划而言,印度版图内邦数量由建国时的16个增加到了28个(另有7个中央直辖)。就工业化进程而言,这一改革影响是灾难性的,印度原有的工业布局类似于前苏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原有行政区的分裂导致工业体系不再完整而无法正常运行,这与苏联解体后遇到的情况比较类似,许多地区因此从工业经济又重新退回到了农业经济。此外,印度后续的经济建设也很难有一个科学 统一 有序的规划,最初计划建设100个经济开发区,但各地各自为战,结果最后实际建成的数量是250多个。

就经济模式而言,1991年的外汇危机使印度经济形式严峻恶化,由此拉开了一场经济自由化的改革浪潮,即实行自由化 市场化 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缩小公营经济的活动范围,减少对公营经济发展的干预,取消对生产许可证的限制,减少对私营经济发展的控制,但从总体看,官方对经济的干预还是比较多的,要办事,很多时候还是要通过政府。

在改革之初,印度面对的情况是没有进行过彻底的土地改革,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东亚国家,超过百分之59是文盲,与此同时,印度的精英阶层从英国手中继承了纯熟的英语思维以及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失去了国家外力作用,在资本趋利性诱导下,印度经济最终很“自然”选择了以服务而非制造业为突破口---改革前期的重点主要放在软件业务上,之后则利用其较深厚的金融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金融市场。这对经济模式而言,最重要的则是要保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国内,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类似,但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其保证资金流的方式主要是竭力使世人相信投入印度的资金将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人度人不切实际的吹嘘,除了其民族性格以外,也有其经济上的需要,所以不但在民间吹,政府也会专门资助海外媒体为印度吹。

1991年之后,印度的GDP开始迅速增长,从以前的百分之4~百分之5的较低水平跳到了百分之7~百分之8,季度增长往往达到了百分之9。但其背后的事实是,印度的经济增长和中国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印度模式”下,货币流通的速度不存在从从实物生产到最终销售这样一个周期制约,自然要快的多,但这种快速流动并没有带动制造业同步发展。实质上就是一种跳跃式发展模式--印度人试图从传统农业经济直接跨过制造业阶段,进入以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为经济主干的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也就是“虚拟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型经济。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过去继承的金融传统,同时这也是为了回避印度基础建设薄弱的问题。

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工业化事实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250多个经济开发区清一色是服务业,IT和金融行业。印度的GDP的具体构成中,农业与工业各占百分之22,服务业占百分之56,如果这是一个发达国家的话,这个构成没什么问题(例如日本制造业虽然闻名于世,但其服务业却占GDP百分之75),但这是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其GDP总量并不大。事实上,目前印度工业化总体水平仍还处于轻工业化阶段--相对应的是,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

到目前为止,印度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仅限于占社会少数的精英阶层,反过来这又制约了其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能消费起的就这么几个人。 从经济学角度极端一点说,印度也就是一亿人的国家---一千万富人 2千万中产阶级和七千万穷人,平和一点的说就是2~3亿人的国家,剩下那7~10亿人仅仅是能说话的“畜生”(这绝非侮辱,而是印度精英层自己的认识),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这部分人完全不用考虑--如果以7亿人开算的话,这部分人生活在低于联合国的贫困线三分之一以下水平。印度的决策者也无需考虑由此而引发的大规模民变--即使在印度北部现在仍存在着超过120支游击队,但以印度人的标准看,这种混乱程度还仍然可以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这得益于印度传统的等级文化以及“修来世”的人生观。

相对于中国,西方国家更容易接纳印度,即使其贸易保护主义看上去非常的“不合规矩”。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本质的矛盾是资源占有的矛盾。资源的总量是刚性的,你多占一块,我就要少吃一块,这和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扯不上任何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以百分之25的人口消耗着百分之75的资源,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政府最大的“原罪”在于领导6亿人摆脱了贫困,更在于领导超过13亿人走向了富裕,这意味将有一个超级大块头插进来分享这块不可能变大的“资源蛋糕”。与金融 贸易等流于表面的问题不同,这个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所以,印度或者说印度模式更易于西方的认同,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模式把多数人排除在外,仅让少数精英阶层加入资源分享中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没有打算唱衰印度或者是鼓吹印度崩溃了(但不得不提的是,如果参照之前“中国崩溃论”中所语言的标准,现在的印度早就算崩溃了)。印度现在的状态确实很别扭,但也确实很“稳定”,这是有其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文化所决定的。

就此轮经济危机而言,首先可以认定的是,作为一个就会对印度的意义不会很大,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在于缺乏资金,同时基础设施薄弱,印度原本打算通过在金融市场的优势获得资金,然后带动其它经济发展,但就具体微观上而言,企业行为的趋利性使市场中的企业必须要靠利润上的驱使来完成市场资源的配置。尽管印度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比中国更优惠与丰沛的资金,但是作为经纪人的企业并未如事先想定的那样投资 制造业和基建,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形成最优资源配置,这就出现了一边是国内制造业和基础亟需大笔资金,另一边在金融市场获得丰沛资源的印度企业纷纷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现象。金融危机只是助长了这一趋势。

虽然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某些技术的出口门槛,但如前所说,印度的工业化尚处在轻工业化阶段,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足以支撑一个重工业化体系--以公路为例,印度2002~2003财政国道建设目标为244.11千米,而当年实际完成209.46千米,2003~2004财政目标为1789.5千米,实际完成709.73千米,2004~2005财政目标2317.18千米,实际完成2082.7千米,2005~2006年财政目标为782.09千米,实际完成582.82千米。在这样一个薄弱的基础之上,单靠购买一些技术,对工业化进程拉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技术是“种子”,而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则是保证种子发芽 生根的土壤。

而从危险方面来说,印度这次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1991年可能是一样的,就是在国际支付上出现问题,历史上看,印度仅有两年实现了外贸顺差,而且是拜当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所赐,其余年份则都处于逆差。始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印度国内出现的紧缩,进而使欧美金融机构撤回本土,这就使印度这样依赖外资的发展中国家,被动的出现了紧缩,还使得印度政府面临两难的选择--是否进行信用扩张,也就是印钞票?印了就造成本币贬值,不印本国企业就会出现资金断链。此外印度企业多通过向国外银行贷款,或是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向国外企业借款来获得资金,其国内的任何经济波动都会导致海外银行提高利率或是国外企业抛售印度企业的股票,这样同样会使得印度企业出现资金断链的危险。而字去年便一路走高的国际粮价,则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危险,印度至今还未实现国内粮食自给,粮价攀升必然要进一步加重其国际支付压力。

参考1962年和1987年的历史,如果将近期印度在中印边境的一系列举动倒过来分析的话,那么我们也许会从中有别样的发现吧。。。。

全文完

=========================================

印度近来针对中国的动作不断,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向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大规模增兵。

印度在独立以前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这个过程是在英国巴顿方案提出后才得以完成。

古代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入神,称谓“婆罗门”,“婆罗门”源于“博拉胡曼”(即梵),愿意是“祈祷”或“增大东西”。婆罗门由于掌握神和人的沟通渠道,所以占据了印度社会上最崇高的地位。以此为申,印度认为自己在国际上也应该居于领导地位。

在国内危机时,印度往往选择战争来转移视线,但在和并没能使其成功摆脱危机,相反甚至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机。

印度的IT繁荣,魅力却又虚幻。

印度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因靠玩虚的显然是对经济的发展无益,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如何走出困境处境将是对印度政府一次极大的考验。

=========================================

注:从经济学角度极端一点说,印度也就是一亿人的国家---一千万富人 2千万中产阶级和七千万穷人,平和一点的说就是2~3亿人的国家,剩下那7~10亿人仅仅是能说话的“畜生”(这绝非侮辱,而是印度精英层自己的认识)。。。。

这一段话是我原封未动的打出来的。


http://www.wenxue.com/news/2011/11/30/1550782.html

2011-11-29

意大利:中国“移民族”背景大揭秘:赚到40万衣锦还乡

中国“移民族”背景大揭秘:赚到40万衣锦还乡 中金论坛

邓小平的新时代开始之后,浙江人得以施展他们的才能。当国家成为世界的熔炉,这个地区更成为一系列便宜商品的超级市场。义乌,坐落于浙江的中部,是一个由大市场发展成的城市,顽强、固执、不知疲倦的典型,现在有5万家店铺,销售各种各样的产品。

会做生意的浙江人,抓住了宏观经济的瞬间机遇。当许多地方还处于官僚主义的瘫痪状态,浙江约3/4的生产产品和一半的税收已来自于私营企业。温州在1988年开办了共和国第一家商业银行。

浙江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出口"到国外,而且一般背后都有一个朋友亲戚网络。但说是浙江人,那只是个宽泛的定义;在浙江,两个地区即便相隔十几公里,文化差距也非常大。对海外浙江人真正管用的,是一个非常小范围的网络。

意大利汉学家车卡纽在其《意大利的中国人》一书中说,罗马的中国人中超过1/3来自浙江青田地区,距离文城80公里,"比米兰到皮亚琴察稍远一点,比罗马到萨包迪亚海边又近一点",而米兰和普拉托的中国人却主要来自文城。

浙江人中也有明显的城乡差别。生活在大城市温州的人,认为除上海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乡下人。"他们认为青田人是粗人。"华文月刊《世界中国》总编胡兰波说。

青田是一个艰苦不宜居的地方,9/10是山区,于是这个地区有些村庄几乎全村都移民到了意大利。比如里临(音译)1000名居民中移民走了400人。

村民大量移民后,那里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胡兰波提到,那里房地产火爆,每平方米售价达2000欧元。而且消费完全西化:"许多移民回国销售意大利产品,人们富裕起来了,这些产品销路很好。有无数的酒吧,现在意利咖啡(Illy)随处可见。"

还有语言。浙江人各说各的语言,而且说是方言,但跟普通话的相似程度,就像葡萄牙语和英语跟意大利语的差别那么大。

"事实上不存在唯一的浙江方言。"罗马大学讲师、《中国近邻》一书作者佩多内解释说,"各个村庄的方言非常不同。在这里的很多人,自称他们讲的是温州话,因为他们各自的方言,既没有名字也不体面,他们也不知道该叫什么,有时候干脆冠以我家那里的说法。"

为了沟通的需要,共同的语言是普通话。所有人都听得懂,至少懂一点。

那不勒斯税务稽查署的探员科雷拉上校一直搞不清混乱的浙江语言:"在调查他们的生意的时候,很难找到翻译,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听懂不同人的语言。"

他们相差几十公里就彼此听不懂了,更别说我们在世界的另一边了。

因此也就不用感到奇怪,为什么离乡背井的中国人会按照家乡结成联盟。例如,温州的餐馆老板更愿意雇佣同乡做服务员,因为新来的人经常要在雇主的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工作关系常常要延伸到个人关系。

《中国,一条跃龙》的作者皮素写道:"长江把中国分成两部分,北方居民严肃而谨慎,肤色较白,喜食面……南方人喜食米,肤色较黑,灵活温顺,讲无数的方言或语言。"

我们为什么要追踪中国人的足迹

两名意大利记者的中国移民调查手记

据此,他们出版了一本中国移民的调查手记,记录了那些"干活、挣钱、改变着意大利"的中国人。

这是一本写给意大利人看的书,但中国人读来更有借鉴意义。本书的中文版经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工学博士邓京红翻译,刚刚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我们已经筋疲力尽,懒惰、颓废、恐惧;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移民,还有着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活力和勇气"。

由中国人组成的那部分意大利是年轻的,而由意大利人组成的那部分意大利,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老龄化了。

出发之际,我们想讲述的,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部分,那个神秘的、令人无法接受的群体---中国人。后来我们发现,看着他们,就像在哈哈镜里看见我 们自己。镜片反射的是我们,但我们已经筋疲力尽,懒惰、颓废、恐惧;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移民,还有着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活力和勇气,有着我们在黑白影 片里那健壮和敏捷的身影。

这些,在一开始,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看着他们更换城市,更换工作和改变生活;而我们只会更换手机,再就是算算在短短几年里,长了几公斤肉,多了多少皱纹。抛开尴尬,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他们是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了解他们,是为了更好地弄清楚我们自己。

沿着意大利半岛从北到南,我们追随着那些有着巨大发展机遇的地理轨迹。在库内奥(Cuneo,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山里,我们看到累弯了腰但赚 到了钱的中国人,他们在加工古老的石材,这一行业曾被当地人判了死刑。韦尔切雷泽(Vercellese,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田野,自60年代以来,从 没像现在这样拥挤和活跃。在小腿深的水里和像赤道地区一样的潮湿里,除杂草的中国人挑战着当地的纪录,却因工作不够多而感到恼怒。还有他们的跨国公司,在 我们停滞的经济里,发现一系列的商业机会。他们拥有很多金钱同时又很谦虚,他们拯救了许多老字号。在勤劳的东北部,中国人与当地人有着共同的语言,那就 是:工作,工作,工作。

更不用说他们的孩子了:聪明到有些狡猾,礼貌到有些腼腆,在学校里经常比意大利的孩子学习好,尽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帮父母干活。

中国人拼命干活,拼命攒钱,直到决定退休的那一天才开始生活,也许回到可爱的中国,因此在这儿的移民很少是富人。在一个像我国一样有困难的国家,非常有理由发展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阴谋理论和广泛的社会嫉妒。人们说,他们非常封闭,不跟外界交往。但老实说,你们试过接近他们了吗?

弄明白的唯一办法,就是走近了去看。这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和他们会面,和他们长谈,我们认识了他们的家庭,推测他们的亲戚网络。通过和他们的交谈,我们检验了许多在出发的时候只能想象的东西。

在追踪他们的过程中,我们试着获取他们最后的秘密,那就是保持年轻的秘方,我们意大利人似乎已经遗失很久了。这个秘方跟虎牌清凉油、姜药或蛇汤 无关,它是一种偏执狂的生活,掺杂各种不同的才能,再加上巨大的牺牲精神。这道菜苦涩的余味,使人们不愿跟着学。但特别容易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看待世界的 那种乐观精神,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只要你有强烈的愿望。包括从遥远的浙江农村,出发时只有一个纸箱子;四十年后,带钱回去买下一座摩天大楼。他们把遇到的困难看做是一时的,就像身体有时会有头疼脑热一样,而不是瘟疫。

如歌德所说,强者并不是那些从不跌倒的人,而是那些跌倒了再爬起来的人。在我们国家生活的中国人,几乎每个人的膝盖都被磨破。只是这些内容就值得一读。

使意大利西北重生的中国石匠

加利福尼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知识全球化开启了硅谷和互联网业的未来;在皮埃蒙特的山谷里,劳动全球化则拯救了意大利的传统行业

在米兰,短短几年,中国商人就占领了一片靠近中心的古老城区;普拉托,在整个城市的嘟囔声中,裁剪和缝制服装的中国工匠们,跟当地企业默契合 作;南边的马泰拉,杏仁眼的中国工人们挽救了当地濒临衰退的经济。但中国移民的力量,在巴纽洛-皮埃蒙特(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库内奥省)这样荒凉的地方, 表现得更加突出。

行政长官马纳韦拉说:"他们到这里来之前,在电视里都很少能见到中国人。"

巴纽洛除了靠近另一个山谷里、同样也有中国工人的小镇子巴尔杰,离其他一切都远:远离城市,远离高速公路,远离都灵、库内奥。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里有他们的工作机会:肯定是听了某个堂兄的建议,说有个朋友的弟弟,认识一个在这里工作的人。另外一种说法更玄乎,说第一个来这里的中国人,是在米兰偶然发现,工人们铺的石板跟自己家乡的一样。

继第一个人之后,来了许多人:他们在自己家乡就开凿花岗石,身体精瘦,全是肌肉和筋脉,硬碰硬地敲打露赛娜石头。在巴尔杰和巴纽洛,有近千名遵 纪守法的中国人在那儿默默地辛勤工作着。但当我们问一位酒吧招待对他们的看法时,她摇着头说:"顶多喝杯咖啡,其他的就好像根本不存在。"

"这活儿只有中国人能干"

从露赛娜-圣乔万尼到巴纽洛-皮埃蒙特,再深入到巴尔杰,一路上都可以听到敲击石头的声音。中国石匠在将巨大的层状片麻岩(官方名称露赛娜石材)敲碎,用来铺垫半个欧洲的道路,或者加工成薄片。

据说他们非常封闭。为了接近他们,我们想,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雇佣他们的企业主,但似乎也没那么容易。几经周折,一位年轻、随和、来自石材世家的企业家在匿名的前提下,答应跟我们聊聊。

他的企业比较小,6名雇员按种族分工:5名中国人加工石材,意大利人开卡车,把5吨或10吨的大石块拉进来,再把5厘米或10厘米厚的石板拉出去。

以前不是这样:"十几年前我们用两名当地人。后来工人退休了,没有人愿意接这个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他基本打算关门了。公司本来就小,谁也不会觉得缺了它不行。但这时候开始有中国人来到这里:"听说他们活儿干得很好,从不惹是生非,而且他们的生产效率是前所未有的。"

连"早上好"都不需要说:只要给他一把凿子,再给几句指点,这些刻苦不倦的工人们,从文城的山里跨越半个世界,来到皮埃蒙特的山区小镇,找好花岗石的纹理,持续不断地以规则的节奏敲凿石块。

对巴纽洛来说,这是个转折点。加利福尼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知识全球化开启了硅谷和互联网业的未来;在皮埃蒙特的山谷里,劳动全球化则拯救了意大利的传统行业。

企业主告诉我们,"中国人来这儿之前,我的企业一年营业额只有7000万里拉(约合3.6万欧元),现在超过了100万欧元。"他还说:"别说 我们不给意大利人提供工作机会,我确实试过,来干了两天,第3天就因为腰痛歇在家里。连罗马尼亚人、摩洛哥人都干不了:这活儿只有中国人能干。"

总是在野外工作,这个古老的行业,经历几个世纪,却没有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来减轻辛苦:冬天,在工作的地方放一只铁桶炉子;夏天,用伞稍微遮挡一点阳光的照射。

这些年生意做大了,但除了换了中国人之外,其他的都没变:"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剪切机和打孔机带有吸尘器,以避免产生太多灰尘。但寒冷、酷热、噪音和辛苦一点儿没变。"

中国人来了之后的另外一个变化是:"以前工人们拿工资,自从中国人来到这里之后,都变成计件制了。"

在这家企业里,中国工人按照产量的多少,多劳多得,每天测量加工石材的尺寸和重量。每100公斤的马赛克或用于装饰墙壁及人行道的石板付1欧 元,100公斤用于铺路的方砖付1.4欧元,最大的石板每平方米付7欧元。收入最高的,一个月能挣3700欧元;少一点的挣2700~2900欧元。

企业主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是,80%的利益,20%的好感。他们管我叫头儿,当我请他们称呼我的名字时,他们回答说:不喜欢头儿?那就叫老板。"

但他觉得,中国人是最好的雇员:"从来不耍滑头,从来没有找我预支工资,他们到这儿来是为了干活,只想挣钱,跟我一样。"

当这位企业家跟我们讲述这些事的时候,他的雇员们在不停地敲凿着石头:缓慢,准确,连续。似乎是个和谐的队伍,但事实上却极不稳定。"我换过至少35人。因为,只要别人多给哪怕一个欧元,第二天他们就会辞职。"

除了一位工人,他在车厢里躲了一个半月才来到意大利,10年来一直以同样的节奏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现在他们已经成了朋友:"不,应该是兄弟:他是一个难得的人,在巴纽洛买了房子,有3个孩子,肯定他不会让孩子们再干石材了。"

虽然钱挣得多,但到了50岁就是偿还的时候:腰损坏,肺里堵满灰尘,这不是一个让自己孩子接班的工作。

"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

经过老板的搭桥,我们来到了一户张姓人家---浙江人中有很多姓张的,就像米兰人很多人姓布兰毕拉、那不勒斯人姓埃斯波西托一样。家里住着妈 妈、爸爸、三个子女、一个儿媳和三个孙子。一家老小都穿着羽绒服,我们也裹着大衣,因为中国人的家里,即便是冬天的晚上,也不开暖气。

母亲微笑着给我们递来绿茶,父亲只是微笑着,我们不会中文,他们不会意大利语,大家只能望着鞋尖,电视里播放的是中文,墙壁上用一张中国山水画简单装饰。

一切都好像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张先生好像从来没有花过1.5万美元,坐了7天火车来到莫斯科,在那儿等了5个月,总算等到对的飞机来到意大利,干上石匠的活儿。那是1993年的事了。

厨房里传来17岁女儿方雪的声音,她在电话里跟一个朋友讨论明天的会计课程:"我跟你说是两万,账款应该是两万,写在第118页了。"

她1998年来到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意大利一所高等技术学校的第一位中国毕业生。父辈艰难地在前面开路,她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孙子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阿莱西亚、埃里克和斯蒂芬诺。

"他们是我儿子的孩子",祖母说,"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因为生活在意大利。"

"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

事实上张家的年轻人里,创造纪录的不止一人:17岁的方雪是在巴纽洛的中国人中第一个可以上大学的,26岁的方瑞则是这座山谷里,从石匠开始做到老板的5个中国人之一。

"张方瑞露赛娜石材加工"的牌子,挂在他用来做办公室的预制板房外面,房子周围是灰尘的云雾和各种各样的石材。

方瑞只有26岁,而且是一个中国石匠的儿子,他像父亲一样敏捷,身体精瘦,穿着磨破的牛仔裤,手机铃声像是周六晚上的迪斯科舞厅。他让我们走进他的工厂,跟我们谈他自己,还介绍了他的工人。

他告诉我们,石材工业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危机使生意减半。当我们说到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在公众面前诉苦,然后私底下偷着乐时,他也笑了起来。他说,自主创业对他来说不容易:"那时我21岁,中国的亲戚和朋友不愿意借钱给一个如此年轻的人。"

他只能去银行,"押上所有的设备,借到了3万欧元开业。"

他成功了。如今他拥有两家企业,加工正宗的巴纽洛石材,雇佣了15名正宗的浙江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敲凿石块,现在我只搞管理,这样更好。"

方瑞给我们讲解,品质最好的石材是纹理不多的,品质不好的只能用来铺路;还给我们介绍了不需要特殊技能的普通设备和石匠师傅使用的大锤子。但当我们想问他的企业秘密时,他很干脆地拒绝:"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们。"

好吧。但他后来告诉我们,他打算回中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那儿的人更知足,大家经常在一起,都喜欢上街。不像这里,各自关在各自的家里。"

但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方瑞打算尽快赚到这笔钱:"除了8月份的4天,我不停地工作。听说有的意大利人借钱去度假,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挣钱之外,还必须节约:"我们中国人几乎不花什么钱,大米买20公斤一袋的,偶尔喝杯咖啡,如果挣2000欧元又没有家庭的话,可以存下1800欧元。"

他已经有了家庭,与妻子和三个孩子每月只花400欧元,如果花500欧元就算奢侈了。我们告诉他,5个人花这个数确实非常少,他说:"我知道,但我们就是这样。"


http://www.wenxue.com/news/2011/11/28/1549103.html

2011-11-28

美国:撒天罗地网查个人海外资产帐户

今年报税要注意:美国撒天罗地网查个人海外资产帐户 2011-03-07 20:06:36

国税局2月8日宣布第二次海外帐户自愿申报方案,与第一次申报方案最大的不同,是第二次方案明确宣布,政府将放弃追究自动申报人的刑事责任。同时,新的申报方案的罚款比率从20%提高到25%。所有申报人须缴付海外帐户过去八年内的利息以及滞纳金,款项并要在2011年8月1日前向财政部一次缴清。

这是美国政府加撒下天罗地网,追查海外帐户(financial account)与海外资产(financial assets)的又一新的行动。

2009年3月27日,国税局宣布第一次海外帐户自愿申报方案,要求美国居民在2009年10月15日前申报他们1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帐户。2010年3月18日,国会通过法律,建立海外金融资产申报系统。该法规定「美国居民」每年申报超过5万美元的海外金融资产。「美国居民」包括公民、绿卡及在美国居住超过一定时间的外国人士。

与此同时,政府加紧对一些跨国银行施压,要求他们交出美国居民的帐户名单。目前,瑞士银行已经与美国政府合作,另外一些大银行也在与美国协商。纽约一些华人会计师称,「最近客户询问的电话明显增多,有的华人甚至表示已寝食难安」。移民律师也透露,有的华人为了少缴税,甚至考虑放弃绿卡和公民,回国发展。

许多美国华人在中港台拥有资产,如银行存款、股票债券、企业股份及民用与商业房地产。美国华人如何应对这种複杂局面?纽约一些会计师和律师说,由於国库亏空,政府到处找钱,海外帐户和资产自然是一块肥肉。不过,国税局的两次自愿申报方案仅要求自愿申报海外的银行帐户与资产等,目前尚未包括房地产。他们建议,最好的办法是按照法律规定申报。「因为如果被查到,罚款将会很重」。

资产申报几经变革

纽约会计师张国荣说,现在所说的海外资产申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海外金融帐户」,一是「海外金融资产」。金融帐户的申报要求并非新规定,而是由来已久。1970年国会通过「银行保密法」,以拟制猖獗的白领金融犯罪,要求美国居民申报其在海外拥有的金融帐户。从1971年到1976年,1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帐户依法都要在个人税表上申报。

1976年水门事件发生後,有人指控尼克森总统利用国税局打击政敌。国会立法限制国税局系统以外的人接触税务资料,并加强对国税局的管理和对纳税人隐私的保护。结果,作为国税局的上级,财政部也无法接触包括海外帐户在内的税务资料。後来,财政部将海外帐户申报从国税局收回到财政部。1976年之後,海外帐户的申报表格变成现在的财政部海外金融帐户报告(TD F 90-22.1)。法律规定,财政部不可将通过此表收集的海外帐户资讯和国税局所掌握的个人税务资料进行对照,以保护美国居民的税法隐私不受侵犯。

海外金融帐户报告包含任何在海外金融机构开设的帐户。申报的起点是1万美元,接受报告的是财政部。申报截止日期是6月30日,不能延期。如果漏报海外帐户,罚款是1万美元。如果隐瞒海外帐户,罚款是10万美元或者更多。

金融危机後,美国政府资金短缺。2010年,美国再增「海外金融资产」申报系统,要求国税局藉此整合国内的税务资料和海外的金融资产资讯,以监管居民漏报、隐瞒海外帐户、资产情形。「海外金融资产」申报包括:任何在金融机构开立的银行帐户,如存款、债券、股票、信用卡、非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与證券等;外国公司发行的金融票据、合同等;外国机构的股份。申报起点是5万美元,接受申报机构是国税局,使用海外资产申报表(8938)和个人退税表(1040)一起申报,截止日期是4月15日,可延期至10月15日。如果申报人在美国境外,截止日期是6月15日,可以延期到12月15日。如果被发现漏报或隐瞒,罚款在1万美元以上。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两套申报系统共存,申报内容也有很多重合。例如,如果有海外帐户,他们要向财政部申报一次,还要向国税局申报一次,这样有人就同样资产会申报两次。

自愿申报收到成效

张国荣说,国税局第一次海外帐户自愿申报方案截止时,有1万5000多人自愿申报他们在多个国家的海外帐户。之後,又有3000多人提出申报。国税局估计,仍然有人没有申报,故推出第二次海外帐户自愿申报方案,给那些尚在思想鬥争中的民众一次机会。

在2009年方案中,国税局并没有承诺放弃追究申报人的刑事责任,导致一些人有顾虑而没有申报其海外帐户。现在,这个顾虑已经解除。他指出,从2011年度开始,在海外拥有金融资产达5万美元的美国居民就要在其个人税表上申报这些资产。「到那时,问题才会突显出来」。

纽约会计师张百瑞说,正在国税局要求美国人要在10月15日前申报其海外帐户时,有人举报瑞士银行帮助美国客户藏匿海外帐户,正好给美国政府一个机会。在美国的压力下,号称为客户保密的瑞士银行拿出4000多个客户名单。1万5000名申报者中2000件已经结案,美国政府追回4亿元漏缴税金。「欧巴马政府发现,其实瑞士银行也不是铁板一块」。

现在,美国政府计画通过这种方法徵收到手3兆元,因此见猎心喜,更下功夫加强执法,以求达到更高目标。他说,国税局只要求申报海外的流动资产,如银行帐户、股票、债券等,而且要报一年之中的最高点,夫妻两人拥有的帐户加在一起计算。海外金融帐户报告不複杂,仅有姓名、银行名称、帐号、存款金额等。他认为,这个新的申报方案目的是调查美国人在海外的总资产以及资金进入美国的路线等。

他说,世界经济现在已经全球化,出国投资已经很常见。国税局也制定许多表格,以满足实际的需要。他举例说,如果美国公司拥有外国公司股份,就要申报5471表;外国人在美国做生意,申报表是5472;与海外合夥成立公司在美国挣钱,要报8865表。

在美华人申报较少

张百瑞说,国税局的第二次海外帐户自愿申报方案对如实申报者给予宽大处理,「只罚款不坐牢」。如果财产较少,罚款仅1万元;如果财产较多的话,最高罚款可达50%。但是,许多华人还是犹豫。

纽约会计师梁剑光曾经在安永会计公司(Ernst & Young)担任会计师。他说,政府很早就要求申报海外帐户,一些美国人申报了,但很少华人这样做,「许多人不知道,也不想报」。

他说,自从2009年国税局要求申报海外帐户後,很多华人担心自己的帐户被发现。今年2月8日国税局再次要求申报海外金融帐户後,他们更担心。「但是,打听的人多,实际做的人少」。他分析,现在被发现的都是瑞士银行的客户,但华人在瑞士银行存款的不多,对他们影响不大。「许多人还是存在侥倖心理,不想申报,认为报了没有好处」。

他说,许多华人从中国寄钱来美,作为买房子的首付金。但是,政府规定如果每人每年从国外收到汇款超过1万元,就要在税表上申报,不报要罚款。但是,许多华人不知道。

张百瑞也「遇到过几名」中国人来美国买房子。「他们一般通过汇款把钱带进美国」。现在,中国政府规定向国外汇钱一次只能汇出5万美元。於是,一些中国人把资金以5万元一单分批汇出。如果汇款来源是赠与,政府不太管,但是超过10万元就要申报3520表。也有华人寄钱回国买房子。「如果是税後的钱,也没有事」。

纽约律师兼会计师的常健透露,第一次海外帐户自愿申报方案公布後,他曾经办过几例。这些华人在海外银行有存款与利息。「他们把六年的银行帐单交给财政部」。财政部的刑事调查部门负责这类案件,收到案件後再转给民事调查部门。「如果提供的资料正确,案子就结了。如果不正确,案件转回刑事部门,问题就大了」。他指出,从经验上说,与政府合作很重要。「他要什麽资料,就提供什麽资料,不会有太大问题」。

申报种类相当广泛

梁剑光说,许多华人在中港台有投资。有的是拥有家族企业的股份,有的是加入避险基金的投资,也有的是入股私募基金。「如果投资超过5万美元,他们就要上报,因此海外资产申报方案影响面较广」。他举例说,有位华人的父亲在中国大陆有个工厂,他在其中有股分,就要在每年4月15日前上报给国税局。「如果不报,被发现就会罚款」。

现在,政府要求申报的内容很多。海外存款超过1万美元要申报;进入美国的现金超过1万美元也要申报;从美国银行拿出1万元也要报告,不过是由银行进行上报。「九一一事件发生後,美国政府做出这样的规定」。「你从银行拿出1万元,银行要瞭解一下用途」。另外,用现金购买汽车和支付人寿保险,也要上报。国税局的人要把这些资料与购买者的报税情况进行比较。「如果你只报税1万元,但是存款有好几万,就会有麻烦」。

有的华人在国外属於中产阶级,有退休金。「这样的人应该申报」。他说,如果他们每年收入5万美元,实际上纳税很少。如果他们不报,一旦被查到,罚款很重。有的人在国外是高收入者,有家族企业或者是房地产商。「很多人谘询许多遍,就是不报」。他说,有名台湾移民和兄弟姐妹合夥在台湾做生意,一直不愿意报,因为担心自己一报,把其他人都牵连进来了,「於是决定赌一把」。

他说,一些在美国中资机构的华人雇员也要申报,因为他们在中国有收入。有的人不愿申报,就把钱从美国银行转到当地的中国银行。他说,从媒体报导来看,国税局下一步是要求一些跨国银行和美国政府合作,交出美国客户名单。如果不交,美国政府就不准它们在美国开分行。许多华人在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拥有帐户,「这个步骤对华人影响较大」。

一些华人在中国大陆购有房产,也担心房产的申报问题。他指出,海外金融帐户和海外资产申报方案中没有提到房地产,因此这些屋主现在不必紧张。「如果他们卖掉房子,就要报税」。许多华人不愿申报是有侥倖心理,认为不会查到。政府能否查到很难说。

他说,有的华人卖掉房子後,把钱存在中国大陆,然後一点点往美国带,「每年带进来不超过1万元」。他认为,这种方式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在国外的房子属於自住,每年回国住上一段时间,赚的钱不超过2万5000美元,就是上报也不要付税。

租金申报影响华人

梁剑光说,到今年年底,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税法就要开始实施。有的税法与华人关係较大。华人喜欢购买房子,出租房子。但是,如果屋主请人修理房子,一年中支付额超过600元,屋主要报税。同时,房东收取的租金(支票或现金)也要报税。「这就逼迫租客也要报税」。屋主今年底要上报,现在就要準备资料。

他透露,由於房屋维修费用的报税底线只有600元,许多会计师感到工作一下子增加很多。因此,会计师协会向国税局提出建议,把这个600元提高。但是,国税局尚未答应。

他说,许多华人做生意,在中美之间来回走,触法而不知。例如,一名华人做电话卡批发生意,其银行帐户每天进出的数目很大。几年後,国税局开始查帐,因为银行把其帐目报给国税局。他有外国银行帐户,但是他没有报告。此名华人找到会计师。他说,客户有合理的理由,「他第一次触法,而且对税法不了解」。

纽约律师兼会计师常健表示,许多美国华人把子女办来美国後,自己就回去了,不报美国税。「这样做的香港人很多,大陆人也不少」。有的华人购买房子,不用自己的姓名,而是用公司的名称。「用有限责任公司(LLC)最好,因为个人资讯不要披露」。

不愿缴税放弃身分

梁剑光说,由於中国大陆发展很好,很多华人考虑回国发展,打算放弃美国身分。他们认为,辛辛苦苦挣的钱交美国税,不合算。现在,他们子女已经移民来美。如果他们将来想来美国,他们的子女可以申请他们。有的华人把钱给孩子,让他们申请投资移民,夫妻两人返回中国。「这和五年前大不相同。那时,大家都想拿美国身分」。来自香港的他透露,他的几个朋友已经回到香港发展。

他说,现在美国政府查税越来越严。例如,支付600元的房屋修理费,屋主要递交1099表,让装修工也要缴税;银行存款超过10万元,要填写3520表。现在,收到税务局查帐的人也很多。许多华人拿现金收入,證明收入很难。但是,税务局现想出调查的办法,用支出反推收入。

例如,一名华人经营中餐馆,报税不多。但是,他有住房和汽车,又有几个孩子,税务局就把他家的花费加起来,最後推出他的家庭每年的收入。算出每年的收入後,他们再往後推叁年,要求这个家庭补税。

他说,最近纽约州集中人手调查医疗补助的诈骗。现在政府人事冻结,但是调查员增加很多,就是準备查税。如果有人报税收入低,享受政府医疗补助,现在又发现外国帐户,将来就会遇到麻烦。

纽约律师汤学武说,他在上海时有人谘询如何退回绿卡,他就让他去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馆的人拿给他一张表,请他填写。「听说,去填表的人还挺多」。他认为,避免报税是一个主要原因。

纽约律师兼会计师的兰岳说,经常有人问这个如何退回绿卡。这些人主要是投资移民,要回国做生意;也有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他就建议他们联繫美国领事馆,律师不做这个业务。

纽约毕斯特、慕嘉模和克莱纳律师事务所合夥律师罗士庭(Martin Rothstein)说,美国每年大约有几千人放弃绿卡,几百人放弃公民权。这位资深移民律师称,放弃绿卡和公民的首要原因是纳税。他表示,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要求申报全世界收入的国家之一。公民和绿卡都要申报他们在国外的收入,其资本收入也要向美国政府纳税。

他说,放弃绿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保持绿卡很麻烦。他们需要在美国住上一段时间,以證明有在美国居住的意图。有的人放弃绿卡是当时移民的原因消失了。例如,在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前,许多香港人因担心香港前途而移民美国。但是,香港回归中国後,仍然保持过去的自由经济制度,他们来美国的原因不复存在。於是,一些香港人又回流了。

许多移民美国的人是考虑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他们移民美国後,子女在美国大学毕业後找到工作,许多父母放弃绿卡,回国发展。「他们子女在美国有身分,很容易把他们申请回来」。他说,最常见的情况是,华人一家移民来美,丈夫放弃绿卡回到中国发展,不报美国税,妻子和孩子留在美国,享受美国的生活方式。

他指出,与放弃绿卡的人数相比,想要绿卡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他说,放弃绿卡比申请绿卡容易。他们填写放弃绿卡申请表(I-407),把此表递交给驻在当地的美国使领馆,领事馆官员简单面试一下就行了。但是,放弃公民权要难一些。有关人员要对申请人进行面谈,询问放弃的原因,主要是出於安全的考虑,有的人甚至要面试两次。他认为,目前中东局势发生巨变,拥有美国绿卡和国籍很有价值。

涉案银行可能合作

2011年1月27日,彭博资讯报导,汇丰银行(HSBC)被认为捲入美国税务阴谋而被起诉。报导称,汇丰银行的银行家与新泽西一名商人密谋,帮助把该商人的银行帐户藏在印度,以避免国税局发现。

报导称,达哈克(Vaibhav Dahake)与「总部位於伦敦的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行之一的五名银行家合谋。一名了解这项调查的人透露,伦敦的汇丰银行就是这家涉案银行。这些人要求匿名,因为联邦司法部尚未透露同谋者的姓名。

新泽西居民达哈克被控与五名银行家合谋逃税。这五名银行家中,两名在纽约,一名位於加州,另外两名住在印度。达哈克将面临五年的监禁。新泽西的美国律师费雪曼(Paul Fishman)在书面声明中表示:「银行家应该鼓励客户遵守法律,而不是教导他们如何破坏法律」。

不过,汇丰银行的女发言人在给彭博资讯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汇丰银行并不宽恕逃税,将全力支持美国努力促使纳税人正确纳税」。

常健说,美国政府认为逃税的人很多。在搞掂欧洲银行後,美国政府现在把目光转向亚洲。在中港台地区,美国公民和绿卡开设银行帐户要用美国身分。如果当地政府与美国合作,银行就会交出名单。「听说香港特区政府可能和美国政府合作」。

申报帐户自我保护

梁剑光说,现在客户最常问的问题就是:我有钱在国外,下一步怎麽办?他说,国税局的原则是有收入就要缴税,而且还要防止洗钱。「我的建议是,按照要求申报,不然罚款很重」。他说,新移民来到美国前,要处理好个人财务。「他们把资产卖掉後带进美国,美国表示欢迎」。但是,他们来到美国以後再卖资产,就会有问题。

自从瑞士银行与美国合作後,其他的银行很可能也要与美国政府合作,提供美国客户的名单。因此,这些银行的美国客户要向美国财政部申报金融资产。「如果不申报,将来被发现,就会很被动」。

他认为,不上报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上报海外帐户和资产实际上是保护自己。他举例说,现在税法给国税局叁年的时间查税。「我现在申报,叁年不查就没有事了」。但是,如果国税局證明此人有意逃税,可以检查过去六年的税表。「如果你有钱不申报,国税局的回溯年数不限」。

张百瑞说,有的华人在中国大陆有房产。如果今年出售,填写海外金融帐户报告申报即可,因为他们把固定资产变成流动资产。但是,如果是2009年卖房但没有报税,就算违规。他说,有的人当时没有绿卡,可以解释这个财产属於绿卡以前的收入。如果已经是绿卡了,则很难解说了。

他说,一些华人总是怀疑美国政府是否真正能够查到自己在中国的资产。例如,一些华人标会会头携款潜逃,躲到中国。他认为,如果真想查,肯定能够查到。「问题是美国政府是否瞄準了你」。

常健建议,如果海外银行帐户有利息收入,应该主动申报,且罚款不多。如果存款很少,问题也不大。「作为律师,我会告诉客人按照法律去做,并且告诉他们不做的後果」。但是,报不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文学城)

由晓青张贴 @ 2011-03-07 20:06:36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3&postID=7030

全球:中产精英已成移民主力军 拼爹拼妈不如拼出国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通过投资移民获得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移民签证的人,总数超过6000人。而2009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达到2.5万人;移民美国约6.5万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亚约1.6万人。相对来说,投资移民只是少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实不论是“中产精英”还是富贵人家,说到移民,都喜欢拿“教育”说事,把“子女教育”归结为移民的重要理由。照此推断,目前的教育体制扮演了移民潮的推手。

(全文)“投资移民”吸引中国大富豪,该走的基本都走了

  “中产精英”已成移民主力军,八成是为子女教育

  我们,真的留不住钱财和人才?

  眼下,中国富豪“流行”投资移民的现象备受关注,然而,饱受房价、子女教育等压力困扰的“中产人群”,才是真正的移民主力。这些循“技术移民”等途径远走高飞的人,数量远远超过需要金钱堆砌的投资移民,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社会中坚”。

  “移民潮”背后,隐约闪现着更耐人寻味的话题:为孩子移民———现行教育体制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为生意移民———国内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越来越恶劣?一波接一波的移民,带走了多少财富和人才?

  羊城晚报记者展开了相关调查。

  技术“精英”

  去国良多

  “近10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最终能实现技术移民的人,堪称“社会中坚”。

  “目前,广东的移民业务90%左右是投资移民,中小企业主一直是主力。”广东某移民中介公司卢先生告诉记者。不过,这个数据或许很难反映移民市场的全貌。“大量的技术移民完全是由个人独立操作。”另一家相关机构的陆小姐这样认为。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通过投资移民获得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移民签证的人,总数超过6000人。而2009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达到2.5万人;移民美国约6.5万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亚约1.6万人。相对来说,投资移民只是少数。

  “近10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透露。以加拿大为例,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中国中产精英同时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

  最终能实现技术移民的人,堪称“社会中坚”。“一般来说,名牌大学本科或硕士;精通英语;3-5年以上工作经验;30多岁最好;专业对口。”毕业于西安交大自动化控制专业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于2010年拿到加拿大绿卡,据其所知,他们班上技术移民的同学不下10人。

  事实上,技术移民并非“中产”移民的唯一通道。

  “能够提供当地就业岗位的‘雇主担保移民’现在特别火。”广东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陈小姐告诉记者。她说,为吸引高技术人才到澳大利亚,当地政府推出了这项移民计划,只要当地雇主肯聘请移民者,只要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雅思”平均5分、缴纳10万澳元移民费,不到一年时间,就可以到澳大利亚定居。

  陈小姐说,这个项目去年推出后,申请的人络绎不绝,今年更是大增。从她经手的个案看,通过这条通道“走出去”的人多半毕业十年以上,正当年富力强,大多数人在国内的年薪在十万元以上,不少是服务处所的中层管理人员,也不乏上市公司、地产公司高管以及金融从业人员。

  “这些人多半不到四十岁,在国内打拼多年,经验丰富。虽然没有企业家那么丰厚的身家,但都是中国社会的精英。他们大部分是出于对子女教育的考虑而移民,也有些人是厌倦了国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想换个环境开始新的发展。”陈小姐分析。

  陈小姐多年从事移民中介,在她看来,这样的移民在目的地国“很受欢迎”。她透露,雇主担保移民甚至可能比投资移民更快拿到绿卡。“投资移民带去的是一笔财富,但对当地就业并不一定有拉动,而这类技术移民马上可以投入工作,拉动GDP。”据了解,由于门槛高且有对口的工作岗位,这种移民通道的“过关率”高达99%。

  此外,对于不少“中产”来说,新加坡以及异军突起的中北美小国也是一条移民捷径。“先申请一个冷门国家,再辗转移民到发达国家。比如先到大洋洲的岛国斐济,再到澳大利亚;又比如先移民西班牙:一年内银行流水账达到2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申请。”中介陈先生说。

  “拼爹拼妈”

  不如拼出国

  在各种各样的移民理由中,子女教育已然成为八成“中产”家庭的首选。“从某种角度来看,国内的教育现状和体制问题正‘倒逼’白领精英选择移民。”

  记者调查发现,潜在的“中产”移民家庭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其中,“低龄移民”不断涌现,成为不少中产家庭移民规划的核心内容。

  在外企工作的周先生最近为3岁的女儿报读了一家引进国外幼儿园教材的英语培训中心,每周上课两次。周先生坦承,自己早有移民打算,但因为考虑到女儿的教育,不想太早行动。“我不希望孩子太早接受西方文化,希望她能在国内接受多一些东方文化后再出国。”周先生说,他计划在女儿小学毕业后才考虑移民,现在报读英语培训营造“语言氛围”,是为了女儿将来出国后能与当地生活更快“对接”。

  不少英语早教机构成为低龄“准移民”的聚集地。

  “三到四成的学生家庭有移民倾向。”广州一家培训中心校长陈峰告诉记者。她说,仅据她了解,就有两个在读的孩子已经明确计划在小学三、四年级时移民出国。 “五到六成的学生家庭或多或少有移民倾向。”另一家类似学校的负责人沈妍告诉记者。沈妍称,目前招收的约300个学生中,不少家长是为孩子未来出国“铺路”。“一些孩子计划六七岁读小学时就要移民香港或美国、加拿大。更多的可能在初中或高中时到国外读书。”

  广东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陈小姐曾发起中国首家赴海外的夏令营。在她看来,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年龄越来越小。“学生家庭希望到国外交流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很多交流项目根本不需要落力推介,报名者已经很踊跃,仅去年去美国的交流团人数就增加了三成。”

  在各种各样的移民理由中,子女教育已然成为八成“中产”家庭的首选。

  家住广州东方三路的周小姐算了一笔账,在广州,如果要给孩子在重点小学谋个学位,只有两条路———要么准备10万元的择校费外加学校附近的租房费用;要么接受3万元以上的房价,买套“学位房”。“不过,这还不算完。”周小姐说,孩子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时,一切又得重新来一遍。

  不仅如此,周小姐说,儿子2岁时,她认识的不少妈妈们已经开始讨论各种早教班、全英班、艺术班、科学班、钢琴班、书法班……这一切令周小姐心头发凉,她明白,儿子的将来也不能免俗。思前想后,她深感“拼爹拼妈”不如拼出国。由于周小姐的哥哥和父母在加拿大,今年7月,她申请了亲属团聚移民。

  网上搜索一下“加拿大教育移民”这个词条,其中好处一目了然:一人移民加拿大后,子女也可接受12年免费教育。移民后,子女还能以华侨或华侨子女的身份参加国内高考。加拿大大学对海外留学生的学费是加拿大本国居民的3-5倍,不同学校和专业差异甚至高达近10倍……

  “从某种角度来看,国内的教育现状和体制问题正‘倒逼’白领精英选择移民。”有移民中介机构负责人这样看待移民低龄化趋势。

  中小老板

  移民为“转型”

  目前的第三波移民潮和前两年不同的是,其主体更多的是新富中小企业主,因为“大老板该出去的多半已经出去了”。

  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潮”所引发的“潮涌现象”值得关注,它不仅使中国的财富、人才、税收和消费流失,更对“橄榄型社会”的构建造成深远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如此认为。

  知名经济学家华生则认为:富人移民?明星大腕确实大多移了民,但我们仍整天躲不开他们的熟脸;大一点的企业家很多也移民了,但转了一圈都还在国内打拼。富人办移民不过像穷人给自己办个保险,别以为他们真的离开了好赚钱的热土。中产移民才是真移民。真正的问题是留不住想移民的中产,而中产的壮大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第三波移民浪潮正在杀到。不同于去年珠三角老板赴海外“抄底”掀起的移民风暴,今年以来新一轮移民风潮中,一些在珠三角经营乏力的中小老板俨然将移民视为“转型”之路,而更多的企业家移民客则在上演“候鸟”式迁徙。

  “前两天还打听了移民的相关手续,已经做了最坏打算。”东莞沙井镇一家印刷厂的刘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刘先生说,他在沙井办厂已经有十个年头。“今年的生意最难做。”“每个月给工人开工资就要十几万元。”刘先生说,他近来一直在考虑转型。“实在不行,移民也是一条路。一方面可以歇一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加拿大开个办事处再向中国市场下单,转行做贸易。”刘先生说,他认识的4个老板已经移民了。广东移民中介民间组织负责人胡先生认为,目前的第三波移民潮和前两年不同的是,其主体更多的是新富中小企业主,因为“大老板该出去的多半已经出去了”。

  然而,更多的企业家移民者则在上演“候鸟”式迁徙。

  湖南人涂先生是深圳一家电子芯片厂的老板,身家过亿元。涂先生自己没有移民,但太太和子女已经悉数在国外。涂先生告诉记者,和他一起读MBA的一众老板中,他知道的已经有五六个人移民了。“不过,都是当‘候鸟’,出去一段时间,还要回国打理生意;回来一段时间,又要出去‘坐移民监’。”

  涂先生的电子芯片厂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1.6亿元,但去年和今年生意不好做,销售额仅数千万元。“只能转型,去年到今年,投了三千万元搞研发,没有借银行一分钱,真金白银全是自己的钱。转型后预计明年销售额可以达到3亿元。”涂先生说,正是因为自己的一大盘生意都在国内,所以并不愿意到国外。涂先生称,他的很多朋友即便已经移民,但生意、根基还在国内。

  因此,对于富豪移民造成财富外流的说法,涂先生并不认同———“事业都还在国内,能带走多少财富?”

  某中介公司的卢先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移民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如同农民工南下打工一样。它短期内确实会造成一部分闲钱被拿到国外,但只要这些企业家的经济活动在中国,根在中国,大规模财富外流的可能性就不大。”

  为子女移民,替未来下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实不论是“中产精英”还是富贵人家,说到移民,都喜欢拿“教育”说事,把“子女教育”归结为移民的重要理由。照此推断,目前的教育体制扮演了移民潮的推手。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移民中,很多人收获的只是悲剧结局———当人们拖儿带女到达目的地国,多年后或许会发现,虽然帮助孩子逃脱了应试教育的命运,但在东西文化的交锋中,他们并不成功,甚至很可能“丢掉”了自己心目中的孩子。

  李先生旅居加拿大多年。对于时下的教育移民热潮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养育子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加拿大,孩子16岁以后就必须独立,自己挣学费,父母的钱宁愿拿去旅游,也不会为子女付学费。因此,父母年老后,子女也不认为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国家应当负责老人的赡养”。李先生说,正因为如此,加拿大很多老人最后在养老院度过余生;也正因为如此,老外往往习惯提早规划养老金,因为他们明白,养老只能靠自己。“这些观念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完全冲突。”李先生说,不少第一代移民在子女教育上会感到“不平衡”。他们普遍对子女全心付出,但环境使孩子的思想已经完全西化,缺乏对父母的责任和关爱。“华人在子女教育上做不到像老外一样‘无情’,因此也就没法儿接受孩子对待父母的‘无情’。很多年后,孩子可能创造性思维更强,但思想上和父母距离很远,甚至会感觉‘丢’了自己的孩子。”

  不仅如此,新移民融入社会的艰难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子女成长的巨石。李先生说,以技术移民为例,约九成新移民短期内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工作,移民夫妇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种父母的“亚健康”生活状态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枚定时炸弹。李先生的一位朋友,移民前曾是广东某高校的副教授。两夫妻为了孩子能够顺利移民,到加拿大下飞机后第二天,副教授就通过中介找到一份劳力工,从此一干五六年。数年后,副教授追悔莫及,深感这样的抉择对孩子来说未必是最优。

作者:李青
来源:羊城晚报


http://www.mirrorbooks.com/news/html/07/n-42607.html

全球:澳洲美国比较

乖猫 发表评论于 2011-11-27 22:28:24

跟着老公离开华盛顿来澳洲差不多一年啦,越来越喜欢这里了。

刚来时候还很不情愿,觉得都是去不了美国的才会去澳洲,到了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澳洲因为一共就只有30个大学,而且还全都是公立大学,所以水平都不错,平均水平远远高于美国大学。虽然世界上最好的大学都在美国,不过澳洲平均水平应该都能进美国前200,一半能排进美国前100?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较,只能猜。相比美国有3000多大学,水平良莠不齐,澳洲政府对于大学的要求严格多了,所以澳洲大学质量都比较平均,不存在美国那种金字塔似的大学分级。澳洲这里很少给外国人奖学金,留学生基本都是自费,华人学本科的最多,研究生以上的就很少了。澳洲华人留学生家境普遍比北美强不少,因为美国基本都是家里没钱没势的,只能靠奖学金留学读硕博。

澳洲华人的整体素质感觉高出美国一大截。据说1980年之前澳大利亚是不开放亚洲人移民的,澳洲的种族歧视恶名也是那时候叫响世界的。1980年后开放移民,这也造成了澳洲的亚洲人和美国成分不同,澳洲这里基本以是第一代技术移民为主,一些商业移民,再加上就是留学生。澳洲的华人留学生基本都是家里有钱的,很多都是公务员或者商人的子弟,因为全是自费生,整体素质比美国苦哈哈的要靠奖学金生活的强太多了,无论是身体条件精神面貌还是生活状态。澳洲留学生基本都是大城市中产以上家庭出身,吃的穿的用的东西都比美国的留学生高一个层次。在美国,貌似不少华人好多都是偷渡的避难的和普遍没钱的穷留学生,一个个尖酸刻薄互相竞争的的要命。澳洲就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留学生关系都很好,因为多数人都不需要为钱操心,即使没办法移民,回国靠家里也会有份好工作;美国留学生,尤其是拿奖学金的那部分相比之下很多就一定要自己拼命了,不然回国就是待业的命。看来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道德水准。也有一下家里借钱出来留学的,一周随便打打工,少说也有300澳元的收入了,虽然学费是挣不回来但是也不需要为衣食住行操心。

澳洲华人大多数是技术移民出身,所以移民的教育程度普遍比美国高一大截,一般来说找专业工作根本不是问题。不知道为什么美国搞了那么亲属移民政治避难移民还有偷渡移民,反而社会最需要的技术移民比例很小很小。这个所谓的人道政策要是不修改,美国未来的日子会更艰难。

我现在学会计,学费差不多要一年3万澳元,生活费再怎么省,在悉尼这种城市1万5也是省不了的。就说汽油的价钱吧,现在是151.99澳元每100升,大家自己算算吧,1澳元等于1.07美元。停车费,悉尼都是15澳元一小时起的。姐一共就停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敢开车进city了。房租更夸张,悉尼这里留学生很多都租不起房间,甚至租不起客厅,只能两个人共同share一个客厅,这样还要100多澳元。(刚才忘了说了,澳洲这里房租和美国不同是按照每周结算了,也就是100多澳元一周)。现在澳币兑人民币涨得太凶了,买房这两年估计够呛了。悉尼不太远的地方平均房价差不多70万澳元,在澳洲只能排第三。老公刚起步,姐还在边上学边打工,估计过几年才能考虑了。澳洲因为社会稳定,还有不断的移民作为购房主力,房价过去100年的统计基本上是10年增长1倍。不管二战,金融危机都没有动摇过这一规律,收益非常稳定,所以全世界很多基金都把钱投入澳洲房地产。不过澳洲的政府和金融机构远比美国同行负责,金融机构对于贷款买房非常严格,澳洲失业率又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基本不会发生美国那种次债问题。

澳洲中餐馆比美国大概贵50%,但是这里不用给小费,因为澳洲服务员工资大概是美国的两倍,根本不屑小费了。澳洲这里大城市华人超市很多,饭店也很多,东北菜西北菜新疆菜西藏菜,比华盛顿选择多太多了。而且澳洲的各国饭店都是第一代移民做,味道那是相当的正宗,比美国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中餐馆做出来骗人的菜强太多了。澳大利亚最好的地方就是食品质量和安全,虽然蔬菜水果肉类价格上确实比美国贵很多,但是每一分钱都很值。众所周知澳洲是一片孤独的大陆,污染比其他地方少很多,害虫细菌都少。澳洲政府检疫很严格,对于食品中的添加剂和农药的使用也控制得很好,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的味道都比美国好吃太多了,在美国只有一些有机蔬菜水果店才能和澳洲的普通超市水果相比,但那样价钱就和澳洲相差无几了。而且澳洲所有食品都是天然的,不用担心转基因什么的。澳洲好多进口食品尤其是欧洲食品,在美国都是看不到的,我觉得是因为澳洲食品价格比美国贵很多,利润高,这些高端牌子才会在澳洲卖。澳洲华人超市遍地都是,太幸福了,华盛顿买豆腐都买不到。

收入我看网站上写的统计局数字大概是税前平均年薪62000澳元,雇主还要另外加9%的退休金存在你的退休金帐号上。实际生活中的感觉感觉普通澳大利亚人平均收入普遍比美国高50%,部分蓝领工人工资是美国的两倍以上。说道退休金,澳洲的强制退休金制度应该值得美国人好好学习,不管什么工作都有额外的9%养老金(据说马上要加到12%,好像是政府交一半雇主交一半),平时只能用来投资但不能取出来,退休时候一次性拿出来,至少有几十万,这个对于老人来说可是一大笔收入啊。拿着这么一大笔现金,还有定期的养老金(不同于退休金,视老人经济条件而定,钱多的少点,钱少的多点),医疗租房都不需要自己花钱,澳洲老人基本都选择退休后周游世界,活得比美国老人好多了。

税收方面我感觉差不多吧,澳洲的税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可能我现在工资太少,正式工作会不一样?澳洲法定最低工资居然是15澳元每小时,身在美国的你能想象嘛?不管什么性质的工作,就算麦当劳也是这个最低工资的,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澳洲物价贵了吧。美国的最低工资我记得好像只有7美元,天哪。不过澳洲工资贵也是有原因的,澳洲劳动力实在匮乏,尤其是美国的所谓蓝领(澳洲基本没有蓝领的概念),不出高工资很难请到工人。现在澳大利亚失业率达到是几十年以来最高的水平,你猜多少,只有5.2%!!相比之下,美国是接近10%,奥巴马要是有澳洲的数字可以连任十届了。据说失业率5%以下就是理想中的全民就业社会,我觉得澳洲基本达到这个问题了,澳洲这里没人会像美国人一样那么担心失业,反而是老板们绞尽脑汁吸引工人。据说现在福建人偷渡都是首选澳洲,去不了澳洲的才去美国,原因很简单,他们在澳大利亚的收入至少是在美国的两倍了。换了我我也首选澳洲啊。

不知道澳洲是不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但反正比美国平等多了。说到底,平等不是靠独立宣言吹牛吹出来的,而是靠收入决定的。澳洲饭店刷碗端盘子的工资和写字楼里的白领差不多,这就决定了大家的消费能力是一样的,开着同样层次的车,吃着同样层次的饭店,基本上社会地位也是一样的,这一点号称平等的美国估计100年之后也做不到。但如果你自认为能力强想要大富大贵的人来说,澳洲却不是个好地方,确实是美国机会更多,因为澳洲的人工成本实在太贵了,除了服务业矿业房地产以外,基本在澳洲做生意很难做大,不少澳洲的大老板后来都把生意去美国或者欧洲亚洲发展。比如默多克,还有美国的westfield原来发源地也是澳洲,这些公司走向全球之后,很多都把总部设在美国。

种族歧视?我去澳洲的时候也这样担心过,来了之后才知道澳洲的多元社会比美国和谐多了,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说到底还是经济决定的,美国的老黑,劳模们因为教育问题就算找到工作工资也低得要命,吃的穿的用的都没办法和主流社会比,肯定会被歧视的。反而澳洲移民控制的又严格,公立教育又远比美国优秀,所以基本不管任何背景的移民都能有稳定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工作,每人都乐呵呵的,谁有功夫歧视你啊。尤其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感觉一半都是亚洲面孔,就是欧洲面孔也都说的各种口音的英语,我个人觉得比在美国感觉好多了,美国你敢一个人悠哉悠哉的去黑人区散布嘛?想想姐在美国天天见到遍地游手好闲的老黑劳模,华人都不敢正眼看他们,在澳洲就算黑人中东人对人都是笑眯眯的,真是恍如隔世啊。还有澳大利亚华人的地位要高于美国,因为澳洲华人基本都是国内大城市过来的技术移民,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正式的工作,干净有教养穿衣打扮日常使用的物品都不比澳洲人差自然社会地位高,像墨尔本的市长都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在做,这在美国基本不可思议。美国呢?我觉得大多数美国第一代中国移民都是亲属签证或者政治避难那种,真正的靠读书的技术移民反而很少,而且就算读书来的基本都是国内小城市或者农村来的书呆子,成天带个眼睛不修边幅毫无气质可言,即使在国内大城市也是被人歧视的那种,更不要说在美国了。这就决定了美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的形象都是在中餐馆打工的那种感觉,脏兮兮的很难改变过来。而且美国混得好的基本都是二代,三代移民,第一代移民在美国很难得到高级职位,所谓的玻璃天花板就是给美国华人专用的。这一点跟崇尚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相比差距很大

澳洲让我眼前一亮的原因之一是澳洲的帅哥美女实在太多太养眼了。虽然也有类似美国那种痴肥的白人,但是大多数澳洲人,不管黑人白人拉丁人还是黄种人,都看起来那么顺眼。后来我想明白了,原因是澳洲基本都是纯血统的,混血儿比例比美国少很多,而且移民来的都是各地基因比较不错的,所以一个个都很漂亮身材也很好。反而美国现在因为混了太多代了,明显外貌上不如澳洲人顺眼。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现在越来越流行请澳洲明星当主角的原因,没办法,确实是澳洲人长得漂亮气质好。身材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澳洲人不管男女都热爱体育,虽然美国人也很狂热,但是澳洲人因为生活压力比美国人小多了,所以就算40几岁有了几个孩子还是有很多时间用来健身运动,美国人这方面就不行了,生活的压力让大多数美国人到了40岁身材基本都已经走样了。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体育大国,但是2000万人的澳洲居然奥运会金牌榜排到了世界第四,也可以算是一个世界奇迹了。

超大的一个国家,只有2000万多一点人口,很多地方都很缺劳动力。我来了一个月就在澳洲最大的超市找到一份收银的工作了,虽然工资按照澳洲标准也就刚刚超过最低工资线一点,不过比美国可是强太多了。但是澳洲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高福利带来的臭毛病,澳洲人明显太懒,而且缺少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很多事只会墨守成规。不过即使这样,澳洲还是吸引了很多高素质的移民,因为澳洲的收入和福利确实很夸张哈。穷人享受的福利这点,美国和澳洲比,简直就连二流都不能算,估计1000年之后美国人的福利也没办法达到澳洲的水平。澳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终身领取失业津贴的国家,终身失业金!!!不用我多说了,你知道这是啥概念了吧,而且这个津贴好像每周是200还是250澳元,政府还可以提供租房补贴,等于250就是给你吃喝玩乐的。生孩子还有价值10000澳元的带薪产假,好象是每周给570澳元(澳洲的周最低工资)的补助,给18周。婴儿生下来就有牛奶金,每两周差不多也是400澳元,医疗教育全免费,上大学可以申请无息贷款,毕业之后工作如果年薪5万澳元一下一分钱都不用还,年薪超过5万了每年才还一点点。穆斯林们乐死了,每家都生好几个。而且,就算是穆斯林,澳洲的穆斯林也比美国那些好多了,因为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美国对他们的歧视太厉害了,澳洲好多了。

澳洲的政治家个人素质也比美国那些同行们高的不知道多少,不管是工党还是自由党。基本上政策从讨论到立法到执行,都很有效率,什么减个人所得税,加矿产税,征收二氧化碳税,没事还给大家发个现金补助什么的,而且澳洲有钱到了什么程度呢?发养老金和现金补助的时候不需要你生活在澳洲,只要你是澳大利亚的永久居民(类似美国的绿卡)而且在澳洲交税超过10年,不管你实际生活在任何国家,都可以领取,很多英国佬干脆就年轻时候移民澳洲,工作十年交点税混个身份,然后回到英国,退休的时候就可以在两个国家享受养老金,澳洲根本不管。相比之下美国现在政治方面内斗的厉害,像奥巴马很多政策都是和澳洲政府接近的,但他好的惠民政策根本推行不下去,国会只知道互相攻击不做正事。这点应该好好和澳洲政治家学习学习,不管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只要对澳洲发展有利的都能一致同意,真的很难得。

说道穆斯林,澳洲之所以比美国好,很大程度是人种素质比美国好多了,80%是白人,白人中80%是英国后裔,剩下的20%中又有80%是东亚印度或者东南亚国家的人,中东人和非洲人很少很少,这点就比美国好太多了,别说我种族歧视,白人和东亚人就是素质高点,这就是事实。澳洲对待移民问题不像美国人那么开化,不喜欢移民太多但是又需要劳动力,用英语卡死了很多移民尤其是非英语国家移民,现在需要雅思考4个7才能移民澳大利亚,一般来说华人留学生80%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目标的。但是一旦你移民到澳洲,那就不用担心种族歧视了,澳洲人都知道亚洲移民尤其中国人都是勤劳能干为澳洲做贡献的,他们养老还要靠中国人,巴不得你多活几年,尊敬你还来不及。不过貌似对于黑人,这里歧视比较厉害,因为黑人太少了而且都是联合国分给澳洲的难民,来了就是不工作光分福利的。

因为北美经济不好,现在很多美国人加拿大人都在澳洲工作,前几天看报纸说是美国人申请澳大利亚打工签证的数量仅次于印度人和中国人,他们还在嘲笑美国人,不知道澳洲人是怎么想的,我记得在美国也有很多澳洲人上班啊。汽车价钱是美国的两倍左右,很夸张,姐原来在美国开卡宴,澳洲只能开highlander(澳洲交kluger,很傻的名字)。但就这么贵的车价,澳洲人均新车销量还是美国的1.5倍,好车还是很多,很多还都是亚洲人在开。华人在澳洲地位比在美国高,因为这里华人存钱太容易了,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工作个10年,想不成为富人都很难。澳洲人的养老金好象是单身老人270块每周,每两周发一次,所以这里老人家都活得很滋润,每天都笑眯眯的。

澳洲全民医保号称是世界第一,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是确实值得美国学习。1950年就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了,2011年美国也没能做到。不过按照美国的人口规模,想做到澳洲这么好的医疗条件有点不大可能了,而且澳洲自己也鼓励居民买商业医疗保险来减少政府负担,如果收入达到一定层次,不买保险是要多交很多税的。这样好的医疗让澳大利亚人均寿命是82岁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的83岁,美国只有78岁,排名世界30多。澳洲只要你有medicare卡(类似于医保卡),去看病只要刷一下卡,自己不用付出任何钱。买药的话一年超过200澳元以上的话,基本上就不用再出钱了,政府全包(这个是听别人说的,自己没用过那么多药)。很多华人据说没事就去看看病,反正不要钱。就我个人体会,全民医保根本不会让大家变得懒惰,反而会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工作起来更加轻松,也有更高的效率。美国人这么怕失业,很大程度是因为全家都要靠工作维持着医保,我和澳洲人说起来,他们都觉得好笑。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1/27/1548098.html

2011-11-23

汶莱:探秘汶莱

探秘全球人均最富有国家 想过好生活得辛勤劳动(图)

只有约35万人口的汶莱凭借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成为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国家。现如今年人均国民收入约两万美元,且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

几乎家家汶莱人都住别墅,出行主要靠开私家车。汽油在汶莱只要约合人民币两元一升,与一瓶纯净水价格相当。马来人爱吃甜食,汶莱苏丹(最高元首)从国外大量进口糖,到国内以低价出售。汶莱苏丹在澳大利亚曾租赁了一大牧场(现已卖掉)养牛,将源源不断的廉价牛肉输往汶莱。汶莱人所吃的大米主要进口于泰国,政府对泰国大米的进口补助是50%。就连水费、电费政府也有补助。

汶莱居民分为三个级别:汶莱公民、汶莱永久居民和汶莱普通居民,分别享受不同的社会福利。汶莱公民的身份证为黄色,享受公立学校的免费教育,住房上享受免费的公房或得到高额的住房补助自建房屋。医疗上享受几乎免费的治疗。一位汶莱公民告诉我,他的脚扭断了只花了1汶莱币(约合5元人民币)。无论大病还是小病汶莱公民每次只需要话1汶莱币,其余费用均由国家负担。

要想成为汶莱公民,必须先取得汶莱的永久居留权,再参加马来语言和文化的考试,题目很难。即便考试通过政府也会以已种种理由拖延申请。在汶莱约有5万华人,拥有公民权的只有1万左右。当地朋友Kim参加了数次考试,等待了数十年,终于拿到了汶莱黄色身份证。

汶莱永久居民身份证为红色,除了不能申请汶莱护照(只能得到汶莱旅行证),其他方面享受的社会福利也不比汶莱公民差多少。教育、住房、医疗上的福利与汶莱公民几乎一样。当地朋友志强是一位拥有汶莱永久居留权的马来西亚公民。一次他的牙齿坏了,去医院换了几颗牙齿只花了3汶莱币(约合人民币15元)。对于汶莱永久居民,每看一次病费用均为3汶莱币。

汶莱普通居民一般是那些在汶莱工作的外国人,为汶莱国家部门工作的汶莱普通居民都会得到一张绿色的身份证。拥有这张绿色身份证同样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仅限于常见病),但不能享受其他社会福利。在汶莱一所公立学校教英文的澳大利亚Sue每次在汶莱看病都由政府买单。

说到汶莱的社会福利一般人会有一些误区。教育免费是指在公立学校上学免费,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教育前往私立学校学习政府是不给予任何补助的。免费出国上大学每月还拿生活补助不是面对所有学生的,而是汶莱精英学生,每年只有不到5%的高中毕业生能享受到这项福利。

拿到政府分给的免费房屋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多数情况下汶莱人都会向政府低价购买一块地自建房屋。最低生活保障也只有约合不到两千块人民币每人每月,刚好够生活。

高福利只是解决了人们的生活后顾之忧,但想过更好的生活还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


http://www.wenxue.com/news/2011/11/23/1543788.html

2011-11-22

加拿大:Acceptable Forms of The Will in Canada

General Rules

The laws that apply to the making of a Will vary from province to province. All provinces recognize the conventional form of Will ; the laws of Alberta, Saskatchewan, Manitoba, Ontario, Quebec, New Brunswick and Newfoundland allow for a holograph Will. The law in Quebec provides for a notarial form of Will. The laws that apply in any case depend upon where the Will was drafted and in which province the deceased (testator) was living at the time of death.

Conventional Wills

Also known as the English Law Will, it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Will and is recognized by all the provinces. (in Ontario, under the Succession Law Reform Act, in Quebec, the Civil Code of Quebec, in all other provinces the provincial Wills Act applies) In Quebec this type of Will is known as the ‘Will made in the presence of witnesses’.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apply to the Conventional Will:

The Will must be in writing,

The testator (person who makes the will) must be mentally capable and cannot be a minor,

The Will must be signed at its end by the testator,

The Will must be signed by 2 witnesses, present at the same time, who attest that the document is the Will of the testator and bears his or her signature,

The witnesses to the Will must be of legal age (exceptions, s. 11 of the SLRA) and cannot be beneficiaries of the Will or spouse of the testator.

It is generally followed practice to ensure the Will is dated.

In Quebec the testator and each witness must initial each page of the Will. (art. 728)

Holograph Wills

A holograph Will is a Will completely handwritten by the testator. It is subject to no other formal requirement ; the signatures or attestations of witnesses are not required for the Will to be legal (section 7, Wills Act of Alberta). Of those provinces that accept a holograph Will, some require the testator’s signature, others do not. The entire Will must be in the handwriting of the testator ; a typed Will with testator’s signature is not accepted as a legal holograph Will.

Holograph Wills are valid in Ontario, Alberta, New Brunswick, Newfoundland, Quebec, Manitoba and Saskatchewan. In Nova Scotia and P.E.I the use of holograph Wills are not permitted, although the law in P.E.I. was amended to permit a “substantial compliance” provision (Sec. 70 of the Act) to allow the court to recognize a holograph document if it is signed and judged to represent the testamentary intentions of the deceased. In British Columbia holograph Wills are not allowed, but the law will uphold a valid holograph Will made outside of B.C insofar as it applies to moveable property in that province. (sec. 40 of the Wills Act)

Legal Cases Regarding Holograph Wills

According to Bennett v. Gray, [1958] S.C.R. 392). a holograph Will must be seen as expressing the testamentary wishes of the deceased in order to be valid.

The Civil Code of Quebec (CCQ) states a holograph Will must “be written entirely by the testator in his hand and signed by him without the use of any mechanical process” (art. 726). However art. 714 considers a holograph Will that does not meet all requirements to be nonetheless valid if it satisfies the essential intentions of the form and if it represents without question the wishes of the deceased. (for further on art. 714 see Mercier et Mercier-Charron, 95-1208 J.E ;, Pelletier et Cote, 95-343 J.E.).

Some cases have dealt with the requirement that a holograph Will be entirely in the handwriting of the testator. For example Jacques v. Allain-Robitaille(1978), 3 E.T.R. 243, the Supreme Court of Canada upheld the requirement that a holograph Will be entirely in the handwriting of the testator when it ruled that a typewritten letter signed by the deceased did not qualify as a legal holograph Will (Jacques v. Allain-Robitaille , 1978, 3 E.T.R. 243)

Section 6 of the SLRA provides for the formalities of making a holograph Will in Ontario, the only requirement being that it is made by the testator “wholly by his or her own handwriting and signature, without formality, and without the presence, attestation or signature of a witness”. In the case of a printed Will form, some legal decisions exist which have managed to stretch the requirements of holograph Wills by ratifying only the handwritten part of the form to stand as a holograph Will where the handwritten parts clearly express the testator’s wishes.

In Sunrise Gospel Hour et al. v. Twiss (1967), 59 W.W.R. 321, 61 D.L.R. (2d) 582, the Alberta Court of Appeal excluded from probate the printed form part of the Will and allowed the handwritten part only. Similar decisions can be found in Re Ford (1954), 13 W.W.R. 604 (Alta.) ; Re Laver (1957), 21 W.W.R. 209 ; and Re Shortt (1977), 4 A.R. (2d) 152.

In Ontario it seems that a conventional Will can be revoked by a holograph Will but not altered by a holograph Will (see SLRA s. 18(2), s. 15(b))

A holograph Will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cases of emergency where the testator has neither the time nor recourse for a conventional Will. The case of Cecil Harris, a Saskatchewan farmer who died when pinned under his tractor is often cited to make this point. On the tractor’s fender, he used a knife to carve the words : “In case I die in this mess, I leave all to the wife. Cecil Harris.” The court considered the words written on the fender as a valid holograph Will.

Notarial Wills - Quebec

In the province of Quebec a notary drafts a notarial Will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s 716 and 717 of the CCQ. Usually more expensive than a “will made in the presence of witnesses” it has added elements of security not to be found in the other types of Will. The notary ensures the legal formalities have been respected making the document more difficult to contest in court. Notarial Wills do not require probate.

The notary reads the Will before the testator and one witness (two witnesses in special cases) all of whom sign the Will in each others presence. In Quebec the Chambre des notaries maintains a register of all notarial Wills so they are readily found if the notary pre-deceases the testator or is otherwise unavailable at the testator’s death. (similarly, the Barreau du Québec maintains a register for all holograph Wills and Wills made in the presence of witnesses which have been drafted by lawyers).

Articles 719-722 of the CCQ provide for the situation where a person is blind, deaf, deaf-mute, incapable of signing, or unable to express him or herself aloud.

Articles 723 and 725 require that the notary must not be the spouse of the testator, related to the testator or connected with the testator by marriage. Witnesses must be of legal age and cannot be in the employ of the notary, unless a notary themselves.

Article 716 requires that the Will be dated and that the place of drafting be indicated on the Will.

International Wills

A testator with assets in more than one country may consider an international Will. In 1973, the Convention Providing a Uniform Law on the Form of an International Will established rules for the acceptance of an international form of valid Will. All jurisdictions adopting the convention recognize standard formalities regarding the drafting, witnessing and administrative authoriz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se Wills. Not all provinces accept this type of will and its use is not widespread. In Ontario sec. 42 of the SLRA deals with international Wills.

The following citations indicate the references to international Wills in provincial law :

Alberta Wills Act, R.S.A. 2000, c. W-12, ss. 44- 54 (50,420- 50,434) ;

Manitoba The Wills Act, R.S.M. 1988, c. W150, ss. 48- 58 (58,700-58,745) ;

New Brunswick’s International Wills Act, S.N.B. 1997, c. I-12.4, ss. 1 and 2 (63,830 et seq.) ;

Newfoundland Wills Act, R.S.N. 1990, c. W-10., ss. 30-43,(66,692-66,980)

Nova Scotia An Act Respecting International Wills, S.N.S. 2000, c. 7, effective June 8, 2000, except Convention, effective on proclamation, ss. 1 et seq.(69,191) ;

Ontario Succession Law Reform Act, R.S.O. 1990, c. S.26, s. 42 (78,291) ;

Prince Edward Island Probate Act, R.S.P.E.I. 1988, c. P-21, ss. 120-130 (82,233-82,245) ;

Saskatchewan The Wills Act, 1996, S.S. 1996, c. W-14.1, ss. 41-51(91,210-91,220).

Members of the Armed Forces

Provincial legislation provides for a special kind of Will in the case of members of the Canadian Armed Forces or in the case of a mariner or seaman in the course of a voyage. Similar to a conventional Will, there is no requirement for witnesses to be present or for either testator or witnesses to sign the document. There is no age requirement for the testator, so long as they were members of the armed forces or employed as mariners at the time the Will was written. A Will of this type is valid after the person leaves the service or the sea voyage is over.

In Ontario the SLRA, section 5 provides inclusion for any member of a naval, land or air force or sailor when on sea voyage, and allows that the Will may be signed by someone other than the testator in the testator’s presence.

Section 5 of the Wills Act of Manitoba provides for a similar use of these Wills in that province.

The legislation in Ontario and Manitoba provides for certain rules to establish whether a person is on active service. As well, see section 31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ct as it applies to the conditions and agreements under which pers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on active service.

In Nova Scotia, subsection 9 of the Nova Scotia Wills Act states any soldier or member of the armed forces “being in actual military service or any mariner or seaman being at sea, may dispose of his personal property in the manner in which that soldier, mariner or seaman might have done before the twenty-seventh day of March, 1840″.

In Newfoundland, section 3 of The Wills Act makes provision for the Wills of volunteers, which includes members of the Newfoundland Regiment or the Newfoundland Royal Naval Reserve.

Codicils

A codicil is an addition to a Will that is intended to make some variation (usually slight) to a Will. It does not revoke the Will that it varies and is meant only as a codicil or variation to a Will rather than a complete new Will. Since it is part of the Will, the codicil must meet the formal requirements of a Will. Thus, a codicil must be witnessed by two witness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estator when executed. If it is going to be holographic, it must be written entirely in the handwriting of the testator and signed by the testator.

Memorandums

A memorandum (sometimes called a Memorandum of Gifts) is an unattested (unwitnessed) document attached to the Will that describes personal items of property intended as gifts to individuals. To be valid the memorandum must have existed prior to the making of the Will, must be signed and dated prior to the date on the Will and the Will must contain clear and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memorandum document. A memorandum to a Will cannot be altered except by a codicil or a new Will.

Precatory Memorandums

A precatory memorandum (also known as a Memorandum of Wishes) is a document that is not specifically identified or referenced in the Will and is intended to convey only the wishes of the testator to his executor regarding discretionary matters of the disbursement of the estate. A precatory memorandum is usually not considered legally binding.

Case Law regarding Precatory Memoranda

In Ontario the courts have treated memoranda not incorporated by reference (i.e. not specifically and clearly identified in a Will)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wishes of a testator to his trustee and not intended to be binding. (Ontario High Court cases of Re Blow and Re Rudaczyk).

Of historical interest, the 1965 English Court of Appeals case of Re Londonderry’s Settlement is often taken as authority regarding the non-disclosure of precatory documents.

In another English case, a beneficiary sought disclosure of trust documents and letters of wishes. The court held that in the matter of the precatory documents it had discretion to refuse disclose where it would not be in the interests of all beneficiaries or in absence of any compelling argument by the beneficiary. (Re Rabaitti’s Settlements, Court of Jersey) In Australia (Court of Appeal,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Harrington nominees Pty LTD., 1992) the Appeal Court cited the confidentiality owed to the testator and refused to order disclosure of letters of wishes.

Mutual Wills

Spouses will sometimes seek to execute Wills together, drawn on identical terms, each testator being the beneficiary to the other’s estate, or having beneficiaries in common.. Often these Wills carry an agreement, explicit or implicit, that the terms of the Will not be changed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ther party. Such wills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mirror wills”.

A issue to be aware of with these situations is that the terms of a mutual Will can sometimes impact a most basic, fundamental principal of the law of Wills, that being that a Will is always revocable (given the testator is of sound mind). In the case of mutual Wills however, where there is a clear agreement on behalf of the spouses not to revoke, a constructive trust may be imposed on the surviving spouse if he or she executes a new Will after the death of the partner. A constructive trust occurs “…. when the law imposes upon a party an obligation to hold specific property for another. The person obligated becomes by force of law a constructive trustee towards the person to whom he owes performance of the obligation.” (Lord Denning in Hussey v Palmer (1972) 3 All E.R. 70 (CA) )

In the case of University of Manitoba v. Sanderson Estate (1998), 20 E.T.R. (2d) 148 (B.C.C.A.), a husband and wife had prepared mutual Wills that included an agreement not to revoke, bequeathing the residue of their estate to 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After the wife died the husband made a new Will which named different individual beneficiaries. When the husband died 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sought a Declaration that the husband’s second Will was invalid and that the executors held the residue of the estate as constructive trustees for the sole benefit of the university. Upon appeal the court agreed, finding that, in light of the agreement not to revoke, the second Will constituted a fraud upon the deceased.

Living Wills

A Living Will (also known more formally as an Advance Health Care Directive) provides instruc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medical treatment you wish to receive (or not receive) in the event you become in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your own wishes. In cases where you might not have specific health care instructions, your Living Will can designate another person (a proxy) who will make decisions on your behalf if you are unable to do so yourself.

Only certain provinces - Alberta, British Columbia, Manitoba, Newfoundland, Ontario, Prince Edward Island and Saskatchewan - have laws making health care directives binding. Quebec and Nova Scotia permit health care proxies but not living wills or advance health care directives ; however court decisions suggest that living wills may be legally enforceable even in those provinces that do not have legislation authorizing them. (The Ontario Court of Appeal in Malette v. Shulman (1990), 72 O.R. 2d 417 and Flemming v. Reid (1991), 4 O.R. 3d 74)

The medical condition of the individual concerned will bear heavily on the wording of a living will ; vague language regarding the future circumstances of health and quality of care should be avoided. Instructions directing euthanasia are not enforceable. In all cases, a living will should be drawn up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 family physician.


http://www.professionalreferrals.ca/2003/10/acceptable-forms-of-the-will-in-canada/

2011-11-20

美国加拿大:边界上的趣事----到美国去血拼(Shopping)

美加边界上的趣事----到美国去血拼(Shopping)
来源: 史迷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边界美国海关的几个主要关口外,总能看到蔚为壮观 的汽车长龙。这时候,尽管他们把全部的通道都打开,等待过关的加方车主们,依然要等一到两个小时。这还不是最坏的:到星期 天或节日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由于出去了几天或当天的过境客都会集中在这节日的最后几个小时回来,所以在加拿大海关外,会排起比去美 国时更长的车队,延绵两三公里。两年前夏日的一个周末,开创了历史记录:到周一清晨两点,回程的车队,依然停滞在高速公路上的。你 可能会问,这么多的加拿大人过境干什么?血拼。对!对绝大多数的人,就是血拼。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都在离美国边界不很远的地方,从几十公里,到二三 百公里不等。这些城市中,温哥华和周边的城市,是离美国最近的。从温哥华的最南边,到边界,不到四十公里;而大温哥华的一些其它城 市,边界就是它们的城界,如兰里(Langley),素里(Surrey),阿伯斯福德(Abbotsford)等。这种地理位置上的接近,给居民过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近,不见得一定要过;过,也不一定就必须购物。造成这种大规模 “出国”Shopping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两国间物价的差异,加拿大的高税和近些年加元对美元的升值。上个星期加拿大 主流新闻讲,美加之间的物价差,从去年的18%降到今年的11%(我和我身边的同事,都怀疑今年会这么低)。这是平均值,其实很多日常生活的必须开销,差值大于上面的数据。如 汽油:美国一侧一加仑,现在的价格是3.85 刀(1.05美元一升);而大温哥华地区平均油价是$1.37 加元一升。按美元加元一比一的换算率,对加拿大人而言,差价是23%。加50升油,节约15元。很多人不会只是加油,会买更多的物品,加油是“搂草打兔子,捎带 的”。在家电,计算机,衣服等商品上,节省的就不知是多少个15元了。

第二个因素,是加拿大的高税收。原本,BC省的居民,分别要付7%省销售税(PST)和5%联邦的物品和服务税(GST),已经是很大负担了。但从去年起,省政府里执政党,借着 自己党的绝对多数,强行合并这两种税,推出新税HST(Harmonized Sales Tax ),高达12%。尽管从数值上看,12%等于5%加7%; 实质上,由于很多商品和服务,以前只征收一种税,如在餐馆吃饭,只交GST, 不交PST;如学习用品,孩子的衣服,也只交GST;所以,HST的实行,其实就是变相的加税。而边界那边,只收8%的税。一家人买上几百元的东西,省下的税钱,也够加一箱的汽油了。对大部分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帐,就是 这么算的,对吧?

最后,是加元的升值。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一加元大约可换0.9美元,这是保持了近百年的正常比价,尽管有时加元甚至高过美元。后来,加元开始贬值,每况愈下。到2002年,降到了历史的最低值,只值62美分!那时候,过边界的人明显少,美国这边很多为做加拿 大人生意而开的店铺和加油站,纷纷倒闭。我每年要去加州几次,看望老母亲。02年前后的那几年,真怕去美 国:就算物价低些,但10个加元当6、7美元花,还是吃不消。有道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谁知几年后,风水轮转,加元狂飙。2007年比价过了一比一的大关;这几年,一直在“一”上下徘徊。经济学家担 忧加元的高值,会影响到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从而影响到加拿大的经济;但作为生活在边界附近的加国居民,为国担忧,远远比不上“少 花钱,多买货”来的实惠。于是,不到美国非好汉:加元高,美国便宜,还少交税,何乐不为啊!

过了和平门,是美国华盛顿州最北面的小城,布林(Blaine)。布林只有四千多人,居民多和政府工作有关,因为它含有两个美国海关和边检关口。这个城市只有一个超 市,不像Safeway 那样,跨州连锁,只是一个本地的商店。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本地的居民,它可能早就破产关门了。证 据是2002年以前,它叫International Market, 这可不是为了像那些皮包公司那样,可着 劲地吹自己是环球、宇宙公司。它确实是国际的,因为一半以上的客人,来自加拿大。任何时候,你到它的停车场,数数有多少美国和加拿大 的车,就会发现, 这里的车和美加货币比值大致相同,一比一。

02年加元太低了后,这家老板做不下去了,关了门。后来,换了家老板从新开张,还是本地人。不叫国际了,叫Cost Cutter,方便本地居民和找便宜的加拿大客人。加拿大客人中,有很大的比例是某个国度的人(这里没有任何种族歧视 的意思),因为边界另一边的加拿大城市,就是这些人的新家乡。他们食品中牛奶的用量很大,加之多是大家庭,十几人一家,是常有的事, 所以是多多益善。美国这边一加仑牛奶,大概便宜2元,买多了,也是一项节省。很常见停车场中,他们把十 几,甚至二十几个一加仑的牛奶桶往车里放。到晚上去这家超市买东西时,会发现冷箱里的牛奶有时竟脱销了。大概是下了班的本 地人,买不到基本生活食品牛奶,很生气,提了意见。终于有一天,商店贴出了一张告示:从今以后,凡是在本店购买超过10加仑牛奶的顾客,请预先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准备库存。。。。

对商家,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了。其实大多数的美国商店,是尽力让加拿大客人满足的,有些甚至到了“讨好”的程度。加拿大感恩节时,Fred Meyer专门在加拿大沿边界城市的小报上放广告,火鸡$0.60美元一磅;Shell加油站在冬天淡季时,你加10加仑汽油,给你一张Whistler滑雪场“买一送一”的coupon,价值达到百元;“黑色星期五”前,边界的加拿大人,能和美国人一样,收到各个商家大甩卖的广告,让人思忖:我是住在美国呢,还是在加拿大?所以,边界上就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血拼”大军。在这些人里面,有很大 数目的中国人;很多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下次,就谈谈我们中国人的故事吧。


http://bbs.wenxuecity.com/usa/306673.html

美国:化整为零闯关,数万美金遭没收

一家人化整为零闯关被识破 数万美金遭没收
世界日报

国税局加强执行海外帐户须申报的法规后,一些不希望透过电汇将海外帐户曝光的侨胞,改为每次返台时从帐户提一些钱拿到美国。但若携带的金额超过1万美元,入境时须向美国海关申报,如果蓄意不申报被发现将全数没收。

一户华人四口之家返美时,为规避这个规定,刻意安排成每人携带7000美元进关。但被海关人员识破是一家人,以一家人入关只要携带超过1万美元就须申报,但未申报,结果现金被没收。

橙县林小姐日前从台湾返美时,则因携带9800元未填表向海关申报,没想到入关时被海关官员抽检问话。虽坦承身上美元未超过1万美元未予申报,仍被要求查看携带的台币若换算成美元,总数是否已超过须申报的1万美元门槛。虽然海关最后让她带着钱放行,仍让她出了一身冷汗。

会计师林清吉说,有客户不知道该规定适用于外币,以为只限美元。其实只要带进关的人民币或台币换成美元,或加上美元后总值超过1万美元,就须申报。

当事人携带的旅行支票、现金支票及别人开的个人支票,也都须算在1万美元内。

该项申报规定并以每户做单位,即只要全家人携带金额加起来超过1万美元,进出海关都须申报。同一家公司员工如果同班机抵美,共携带的美元超过1万元,也须视为「同户」申报。

他举例说,曾有华资公司老闆带员工拿着收帐款从中南美洲返美,老闆身上带9000美元,员工带7000美元。由于两人进关时一路说话看来熟稔,且老闆先被抽检发现携带大批美元,导致海关人员对随行员工也起疑,并在其身上发现7000元后,认定他们是同户,须依法申报。

林清吉说,未申报若被认定是蓄意,海关将全数没收。但随后会寄信给当事人要求其认罪,或提出证据证明被没收的钱是合法的钱。「只要能证明钱来源合法,政府不会将钱全数没收」,在证明钱来源合法后,大多以扣留全款的20%做为保管费结桉,少数扣留10%做保管费。

目前又到年终旅游旺季,进出美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等地侨胞增加,美国海关及边境局公关鲁兹(Jamie Ruiz)指出,出入境未依法申报1万以上美元被发现,海关人员若认为对方并非蓄意隐瞒,会给申报弥补机会。但若对方一开始就撒谎,海关人员会将钱全数没收。

鲁兹强调,申报不代表缴税,只是在预防不法分子洗钱。他建议,若从海外带进大笔钱,除入关时依法申报,最好也携带证明这些钱是合法来源的文件,如卖屋文件等,以备万一。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1/19/1540065.html

2011-11-16

美国加拿大:美加边界上的趣事----走私犯罪

在大温哥华地区,近百公里的边界线上,分布着四个关口,每天有上万人合法地通过这些关口,旅游、探亲、工作和采购。当然,也不是人人都会守法,总是会听到一些过海关时违法被查的故事。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普通民众想占点小便宜,少报或不报出境时采买的物品,以求少付关税。因为美国物价相对便宜,而且免税额度比加拿大高,所以这类占小便宜的过境客,相对以加拿大民众为多。这不是犯罪,是违反国家法规的不当行为。所以,一经发现,加拿大海关会要求这些人补交超量超值物品的关税和销售税,然后放行。这些人没有犯罪记录,下次还是可以自由出入国境。当然,也有人说,一经被查违法,就进了所谓的“黑名单”,以后每次过境,都会被特殊“照顾”,查得很严。这是坊间的传言,究竟真相如何,咱不是海关官员,不能胡说;就算是官员,也不敢在这里满嘴跑火车,泄露国家机密,大家原谅哈。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话;那么,对美加海关和边防检查来说,真正的敌对行为,是在边界和关口发生的有组织的犯罪。主要包括走私大麻,毒品和枪支武器。因为温哥华所处的BC省土质和水质良好,在此地生产的大麻,质量优异。所以,大麻走私的线路是从北向南,即“出口”美国。另一方面,枪支管制和毒品防控,美国比加拿大松得多,加拿大又有需求市场。所以,这类“商品”的走私路线是由南向北:即“出口”加拿大。生活在加拿大二十多年,从媒体里,听得最多的有关边界犯罪活动,就是毒品、枪支和大麻。

怎么样把这些物品运送过边界呢?犯罪集团和海关边检是怎样斗智斗法的?说来都是很有趣的故事。这些年听到过很多,下面讲三个很有代表性的。

三四年前,新闻里讲,加拿大海关的一名官员,被解除职务并受到起诉。罪行是充当内线,利于职务之便,放行有组织的走私。汽车过关的每个关口,都有几条线道;值班的官员们,就在各个线道的门口处,检查车辆和人员。那天,这个官员用手机通知离关口不远的犯罪同伙,说他现在几号线道值班,让同伙赶快过来通关。大概是负责侦办的皇家骑警(加拿大的警察和公安机关)事先已经掌握了这个官员的一些罪证,对他有了监控;就在他打完这个电话之后,立即调离了他的线道,并拿下了他的手机。经过严格检查每一辆过关的车辆,发现了装满大麻的同伙。具体数量我忘记了,但确实是很重大的查获,媒体追踪和报道了很多天。
这是打入边检内部,监守自盗,有点电影《无间道》的味道。下一个,算是走私的经典之作,也很有趣;而且,我知道案犯的家属。

这个案犯,在温哥华东面郊区的一个城市里工作,当汽车专卖店(dealer)的销售经理,和老板的儿子----专卖店的总经理,是多年的铁哥们。大概十年前,这个案犯家,经济开始有明显的好转,买了大房子,四轮驱动的大SUV新车,还有游船等。亲戚们问询发生了什么事,案犯的太太总是说,Dealer的生意很好,赚了很多的钱。

一次,在媒体报道美加合力又破获了一个国际毒品贩运集团后,这个案犯的太太告诉她的亲属,案犯被抓起来了,罪名是协助他的老板运毒贩毒。其实大家心里早就有数,她家的暴富,不会是仅仅来自于卖车的收入,只是怀疑和难以说破罢了。

他们是怎么跨过美加边界贩运的呢?这是我所说有点经典之处:他们的dealer店,承担一些大卡车运输的生意。利用从美国往加拿大运送原木(几十呎长的大树主干)的机会,挖空树心,将毒品密封当中。几年里,经营了上亿元的走私。这大概是边界毒品贩运的一个“创举”!我猜想,一定有潜伏在这个团伙内的警察线人,不然,谁能想到毒品会藏在大树中心呢。今天,这个案犯还在美国服刑。

最后一个故事,在美加边界上,百分之百地可称创举。说不定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在大温哥华地区的美加边界上,有一段穿过双方的郊区城镇。在加拿大这边,以数字命名街道,从边界开始,是0 Ave, 顺序往北,1,2,3。。。; 美国那边,以字母排列,最靠近边界的是A Street。 在0 Ave 和A Street 中间,没有建筑,只有窄窄的草地和20英尺的小水沟。边界居民都受过安全法制教育,要是有人越过河沟,或隔着水沟扔东西,很快就有人报告警察;很快就会有警车开到。所以,别看这十几公里长的开阔地无高墙,无铁丝网,无警察密切巡逻,对犯罪的人来说,倒是一条最难越过的鸿沟。

2004年,一个加拿大青年在0 Ave上买了一个小农场。几个月以后,他和他的两个朋友,开始在农场开工,对邻居们讲,是建花房(Greenhouse)。有个邻居看到动土量挺大,有些怀疑,报告执法机关;经检查,并未发现可疑的地方。直到2005年七月,媒体报道出一个惊人的新闻:警察在对大麻种植的一次突击搜查时,发现了在该农场的地下,有一条三米宽,百米长的隧道,直通边界南边的美国,连通到位于 A Street的一所房子的地下室。

其实,早在二月,加拿大警察已经发现了他们在建隧道,并通知了美国。美国警察放置了照相和录音装置,监视了几个月;直到罪犯利用这条隧道第一次运送大麻到美国时,才“突击”了那所房子,为的是人赃俱在。下面是那条隧道的照片。

美国缉毒警察说了下面的一句话:“It was well built,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tunnels we’ve ever seen”, said Rod Benson,of the US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美国墨西哥边界上,为了走私毒品和偷渡,曾经先后建了32座隧洞,但没有一个和这个可比。而在美加边界上,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条地下通道,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而经过这个案例后,无论是警方,还是边界的居民,都会加强对毒贩的警惕,再建一条相同隧道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微小的。所以,它真可能是美加边界的最后一条隧道了。
[打印]

由史迷张贴 @ 2011-11-15 21:14:08 于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1&postID=14995.html

2011-11-14

全球:上市公司注册圣地

影响全球金融神秘6岛:全球上市公司注册圣地

TechWeb编辑推荐:可以左右世界金融版图的6个神秘小岛,几乎都沿袭了英国的法律。它们或是英国的领地,或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对于世界上各种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信托机构和上市公司而言,这些小岛简直就是为它们度身订做的。

维尔京:

20万中国公司云集,潘石屹中意

5万美金注册一家公司,资金不需实际注入,保密性强,可避高昂税务

1985年,维尔京群岛颁布了《国际商业公司法》,开始成为离岸公司注册地,政策相当优惠:投资可免税,无国籍限制,注册资本低,不需申报管理者资料,也不必年检等。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维尔京群岛这个只有153平方公里土地,2万人的弹丸之地,已经拥有80万家左右的注册公司。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离岸投资中心之一。维尔京群岛上注册公司最多的罗德岛便不时闪烁着中国公司的身影。

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政府于2005年颁布的新公司法,离岸公司注册资本为5万美元。“事实上,这5万块钱并不需要实际注入,只是一种形式。”这位陈姓中介表示,所有的注册费用折合人民币大约为6500元,包括650美元的政府牌照费,以及注册代理人费、注册地址费等。

对于很多公司而言,英属维尔京群岛简直是个“避税天堂”:只要注册公司不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当地经营,BVI政府免收公司任何税款,即使在当地有业务,税率也极低。同时,注册公司也不用向英属维尔京群岛政府递交年报及财务报表,仅公司内部保留资料反映公司状况即可。公司股份转让不受任何限制,而公司资料也能得到严格保密。

汤加:

企业5年免税,地价低投资澳新跳板

汤加境外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果需在汤加境内建立商业场所,应在建成的3个月内与公司注册机构“贸工部”签署3份备忘录和合作条款。合伙人公司和独资公司不需要办理注册手续,但同所有的商业机构一样,需办理贸易许可证。

对已批准的工业企业,汤加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其中最吸引的就是免税期、免征海关关税和港口服务税方面的优惠。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鼓励政策和便利条件,例如限制特殊行业的贸易竞争,在注册某项加工制造企业后可申请行业保护,政府同意后在一段时限内不再批准同类产品企业;按企业运营的时间期限为投资者及其家属签发工作和居留签证等等。

泽西:

基金规模2万亿,信托吸引女首富张茵

泽西是英国的皇家属地,属于海外领地,有自己独立的立法以及税收系统。因此泽西成为欧洲有名的“避税天堂。”当地政府收入主要来自于对本地居民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但是在注册或者总部设在泽西的企业则不征收公司税、印花税、利息与分红税等。这里,也没有遗产税。据泽西财经事务发展局大中国区业务拓展总监李兆安介绍,泽西当地人的个人所得税比香港略高,但是政府并没有赤字。

由于信托设立极为隐私,行业规模很难测算。在这一行业内,泽西人最为骄傲的是自己的法律制度,他们认为正是这一原因带来了泽西信托行业的独树一帜。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海牙信托公约》是参照泽西信托法而制定。

对移民来说,通常他们成为某国居民之后,购买房产时需要纳税,但是如果尚未成为某国居民或者通过信托购买,则不需要缴税。另一方面,信托可以避免遗产税。

泽西岛上的信托公司主要分为银行系与独立信托公司两类,银行系以汇丰、巴克莱为代表,独立的信托公司则有泽西信托等。

现在伦敦上市的约80家中国公司中,约四分之一来自泽西。今年以来,A股市盈率不断下降。李兆安认为如果海外市场再好一点,也许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愿意赴海外上市。

泽西注册的公司不仅能在英国上市,还包括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料全备的情况下,在泽西注册一家公司只需要三天,也可以加急,一天就能完成所有程序。

开曼:

“私募教父”赵丹阳2009年恋上的天堂

2009年3月,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成立,这已是“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在海外设立的第二只对冲基金。不过,与赵丹阳的第一只对冲基金不同的是,这只基金是在英属开曼群岛注册的。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赵丹阳选择开曼群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开曼群岛对于共同基金的收益实行免税政策。通过开曼群岛注册基金,可以将基金的收益最大程度的回馈投资者,并且节省了基金公司的大量税务成本。

截至今年3月,开曼群岛上已有8707家注册基金公司。而在2007年,这一数字曾超过1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最知名的私募基金几乎都在开曼设有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

如果统计开曼群岛上注册的外国公司,数量更加惊人。Ugland House是位于开曼群岛的主岛大开曼岛市中心的一栋5层建筑,在这个可以俯览海湾美景的建筑里,竟然注册了超过19000家公司,许多公司拥有的,只是一个邮箱。

不仅美国公司意识到这些好处,就连中国公司也逐渐体味到这个离岸金融中心的魅力。最近传出收购雅虎股权意向的马云,就将阿里巴巴的控股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随后这家企业在香港上市,成为当地市值仅次于腾讯的IT大鳄。

进入开曼群岛金管局的注册资料处查询,你还可以发现更多的中国公司,当当网、奇虎360、小肥羊和新浪,这些在国内知名度颇高的公司,都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香港福泽投资公司总经理刘先生认为,开曼群岛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的外国公司,关键在于其公司法中独一无二的豁免条款。根据这一条款设立的豁免公司(EXCEMPTED COMPANY)可以在注册后20年内免交任何税收。而且,依法成立的豁免公司可以只有1个股东,也不需要向开曼群岛的公司注册处提交股东资料。

如果说卢森堡是公募基金的天堂,那么,开曼就是私募基金的天堂。但是,除了外国公司和云集于此的基金公司外,开曼还有一项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开曼吸引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数据显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25家银行几乎都在开曼设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仅仅是大开曼岛上的金融资产总和就已超过2500亿美元。

而按照交易规模计算,开曼已经成为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和东京的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

毛里求斯:

印度人的香港,非洲最大的自由港

毛里求斯号称为“印度的香港”,它之于印度,颇为类似于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的关系,金砖四国之印度的富豪们倾向于在毛里求斯设立公司,曲线投资印度,而毛里求斯对印度的投资,很大部分也是来源于当地印侨回国投资。

毛里求斯的金融保险市场开放、自由,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一经批准即可注册营业;银行利率全面放开,由各商业银行自行决定;没有外汇管制,当地货币卢比可与外币自由兑换。

而1992年毛里求斯创立离岸业务中心和自由港以来,在毛里求斯注册的离岸银行超十家,大多数为外资银行,它们通过离岸银行经营资金转移业务,包括基金筹措、贸易基金、货款和其他信贷、外汇、货币市场买卖基金经营和投资服务等。

在外贸方面,毛里求斯对出口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待遇。出口加工区企业免公司所得税、红利税,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免税。而进口方面,毛里求斯80%的进口商品都免征进口税,同时政府也在考虑将电子产品、服装、珠宝、化妆品和香水等进口商品免征收关税。

虽然毛里求斯本国的市场狭小,但却拥有优惠的国外市场准入条件。在欧洲市场,由于毛里求斯是洛美协定成员国,根据该协定,它的产品向欧盟出口享受无配额免关税待遇。在美国市场,2000年9月生效的《非洲法案》也为毛里求斯的纺织服装产品敞开了美国市场。其他诸如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和挪威等国,也给予了毛里求斯普惠制优惠关税待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1/14/1532907.html

2011-11-13

中国:身份证

来自宇宙边际

在身份证之前,户口是个人身份的唯一证件,很多场合都需要,比如领取全国统一发放的各种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等)、去银行存取现金、去邮局领取包裹等等。但是,户口(本/薄)是以一个家庭来发放的,一般是父母,加上子女,有时候也有祖父祖母等长辈,或其他亲戚(因地址变更等原因)。每个人的户口单上,有个人的几乎全部信息,甚至包括婚姻状况、身高体重、学历、血型、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等等。因为户口上没有照片,容易造假和滥用。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讲,工作证、军官证、学生证、教师证、记者证等等,也是可以的。军官证、学生证、教师证等,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有用的,比如旅游门票半价。

参加工作后,全国开始申请并发放第一代身份证。记得当时照相都是在自己住所的居委会里,因为居委会认识所有辖区的人员,外来人员也很清楚,当然,必须要有户口才能申请。号码是这样的:4301217310022234,其中,第一个三位数是省代码,第二个三位数是市县代码,紧接着就是自己的出生年月,但“年”只有两位数(即前面的73),最后四位数就是地区或种群的代码。表面图案是“渔网”,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意,有效期是10年;正面除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还有具体的家庭地址,包括门牌号码。使用几年后,就发现是两层塑料夹一层纸,而且两层塑料很容易就分开了。

第二代身份证,似乎是90年代末期发放的,但全国不是统一时间。因为我们地区的身份证有效期即将到期,所以就更换第二代身份证。领取第二代身份证时,第一代被收回,还需要单位证明和自己的户口,照相也是在派出所指定照相馆。号码是这样的:430121197310022234。与第一代相比,就是“年”这一项变成了四位数(即前面的1973)。但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有荧光的长城图案和“CHINA”字样,“渔网”还在,只是更加复杂了,因为很多刑事案件都是由于第一代身份证容易造假导致的。有效期是20年,正面的信息没有变化。

在日本期间,机场和海关是使用的中国护照。但不久就在当地的“区委会”(应该是区役所)领到日本的临时身份证,要凭中国护照、工作证明和老板的介绍信。照相是在区役所的快照,一周后就拿到了。日本身份证是这样的:除了具体住址是中文(汉字)与日文的混合之外,其它全部都是中文(汉字),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中国的地址、在日本的目的、身份证有效期、区长的姓名等等,但很多地方还有英文注释(实际上是中英双语),背面有区长的签名盖章。有防伪的标识,包括水印、花纹等等。我的名字是简体和繁体两种写法。那个具体办理身份证的工作人员,似乎懂一点汉语,还会使用《新华字典》查找我的姓名。

出国到加拿大之前,拿到了第三代身份证。领取第三代身份证时,第二代可以自己保留,因为时间还没有过期,但要缴纳20元成本费。当然,也还需要单位证明和自己的户口,照相也是在派出所指定照相馆,号码没有变化,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卡式身份证很“厚实”,比银行卡还结实,而且不像前两代是黑白照片,这次是真彩色。据介绍,第三代身份证是符合ISO14443 TYPE B的非接触式IC卡,具有4k的存储空间,非接触IC卡存储数据都是通过密码限制的,卡片中的每个数据存储扇区都有相应的读密码和写密码。表面有一层塑料保护薄膜,使用几次就掉了,但没有关系。

在加拿大一段时间,一直使用中国护照,尤其在海关和机场。不过,第一次在加拿大海关入关时,只需要填写自己的地址,不到一个月,就会收到加拿大的身份证――枫叶卡(也叫PR卡,Permanent Resident Card)。照片时按照事先的通知准备好的照片,要求很严格;如果照片不过关,就要在海关临时照相。枫叶卡是这样的:除了照片之外,还有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有效期和ID代码(全部是英文和法文双语),还有自己的签名手迹,背景图案是枫叶和加拿大地图,而荧光水印则是比较小型的枫叶和加拿大地图,色彩也不同,枫叶里面还有国徽图案;此外,还有加拿大国旗图案,和CANADA字样。整个卡都是彩色的,但唯独人的照片是黑白的,很是奇怪。背面有磁条,估计是含有个人信息的高科技IC卡;有另一张照片,还有几十个字母和数字的一串编码,看不懂;有登陆加拿大的地点和时间,还有一个条形码,有个人的身高和眼睛颜色,我们也成了机器人。

据说,若干年以后的身份证就是一个小小的芯片(chip),隐藏在人体的某个部位,不会丢失,而且还能用卫星定位,你往哪儿跑?

由kylelong张贴 @ 2011-11-13 11:10:25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1&postID=12205.html

全球:Red Worms in your Water Tank

Posted on January 14, 2011 by Frans

What are those red worms in your water tank?

They are called Bloodworms. Bloodworms are one stage in the life cycle of the non-biting Midge fly. The red colour comes from haemoglobin in the Midge fly’s blood and has no reference to any blood sucking activity. They are herbivorous and feed on algae and other plants or waste material – therefore harmless to you or your animals.
Many fish keepers buy bloodworms as a protein rich food for their fish.

The non-biting Midge looks like a mosquito, but doesn’t bite. Midges live near water and are found in streams, rivers, ditches, lakes and ponds – and of course your water tank. The midge develops in a life cycle that includes four stages: egg, larvae (bloodworm), pupae and adult. The larvae stadia last between 2 to 7 weeks.

The best cure is prevention. Water Rhapsody always ensures that your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is a closed system and does not allow any entry for water based breeding insect. We make use of Rain Runners to first sift the water from the gutters before diverting it to the tank. We only make use of the existing outlet/inlet to the tank – no holes are gut into the tank and it therefore remains sealed to insects and sunlight.

Also make sure you do not have a light source close to the water tank as this attracts the adults and invites them to lay their eggs in your tank. Avoid the use of unnecessary lights until 45 minutes after sundown since 90 percent or more of flight activity takes place before that time.

For mosquito infestation we introduce the bacteria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israelensis to the water. This bacterium is harmless to humans and animals and only feeds on the larvae of the mosquito. This however does not work for the Midge fly larvae.

If you need any help to take preventa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future infestations, do not hesitate to give us a call.


http://www.watersafe.co.za/2011/01/14/red-worms-in-your-water-tank/

美国加拿大:边界上的趣事----和平门(Peace Arch)

美加边界上的趣事----和平门(Peace Arch)

红痴史迷

上次说到美加边界的中西段,是一条沿着北纬49度的直线。

在这条直线的最西端,离海湾大约300米的地方,有一个白色的建筑,像凯旋门,有非常醒目的高高拱门,它的名字是Peace Arch,中国人就直译为和平门。现在的和平门完成于1921年,为纪念1814年美加间的和平条约签订100周年。门洞里,象征性地安置了一对铁栅栏,上面醒目地写着:“May these gates never be closed”。这个美好愿望,到现在一直实现着,尽管911后布什政府的对加政策有所变化。大门能跨过两个世纪常开的原因,是两边的人民真正体会到他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正像和平门顶上刻在美国一侧的警句一样:Children of a common mother。 不知大家怎么想,我把这句话, 翻译为一句成语:情同手足。

门的加拿大一侧,也刻有一句:Brethren Dwelling Together In Unity, 想了好久,没找到更贴切的翻译。一天,从“情同手足”中, 突然想起了另一个成语: 休戚与共 。带过好多不谙英文的国内朋友看这个建筑,每次我就这么向他们解释这两句话的含义,不知是否有“误导”之嫌。

这个大门正好坐落在国境线上,门两旁没有城墙,周围全是绿地,隔不远有几个界桩,向东西两个方向延展。望西看,是宽阔的海湾,海湾尽头,可见温哥华岛上的山峦。夏日黄昏,夕阳和彩云漂浮在海山之上,海天同时被笼罩在橘红色的雾霭中,是美不胜收的落日奇景。往东看,小丘上种植了各种树木,曲径小道旁是各色的艺术雕塑。南北草坪中各有一面用鲜花组合的美国和加拿大国旗,提示人们你是在哪个国家的国土上。西南角还有一片宽大的草地,草地中建有供人们野餐的大餐厅,BBQ烤炉,长桌长椅,水源等;高大的梧桐提供了舒适的阴凉,是夏日休闲的绝好去处。每年春夏,这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两国的游客。好像我们中国人特别青睐这个公园:到处可见国人面孔,到处可听亲切的乡音。

这是由美加共管的公园,但每方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国叫州公园,加拿大叫省公园,公园内没界限,到处可去:加方的游客,可走到和平门和界桩的美方一侧,不用担心非法过境;反之亦然。这个公园全年免费向大众开放。说免费,实际是它无法向公众收钱,因为公园四面开放,无墙无网。再加上地处交通要道:两条平行的公路从公园内直穿而过。一条连接着美国5号高速公路,直通加拿大海关;另一条和加拿大99号高速公路相连,通向美国边防检查站。繁忙时,公路是汽车的长龙,走走停停。车上的乘客,趁机跳下车,抓拍几张和平门的照片,以示“到此一游”。你说,这样的公园,怎么收费呢?

公园没围墙,公园内可以随意走动,这不就意味着可以无阻碍地进入美国或加拿大了呢?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尽管老加拿大人告诉我美国那边看的很紧,仍不以为然。甚至想成立一家“国际人口交流中心”,专门倒腾想到美国淘金的人。。。。

我大学时代的学长,是深受我敬重的品学兼优的学者。在加拿大,我们住的很近,经常来往。他的内弟从中国来温哥华访问,闲暇之际,少不了由他和他的太太(就是内弟的姐姐)带着到处走走看看。和平门当然是一个必去的景点:至少可以人在加拿大,就能去美国“到此一游”了。

那天学长忙工作,由他太座带弟弟去和平门。在公园两边玩了一会儿后,他们不知是要找厕所或买什么吃的,就沿公园的路,信步向前,边走边聊。他们大概还没意识到出了公园的界限(根本就没有物质的界限),也不知公园里外有不同的规定(谁知道?),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公园外的街道上。当他们听到身后警笛声响起时,回头看见两辆警车向他们开来。无论如何没想到,这是冲着他们来的。

两个人,都不太通英语,也没随身带护照,怎么也无法让边检人员相信他们是误入美国领土,就这么被抓进了设在离公园不远的“移民监狱”!学长接到电话后赶到监狱,向人家提交了两人的护照和身份证明。他太座好办,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还有合法进入美国的签证,真是个误入的小事;问题是那个“中国人”内弟:中国护照,没加拿大身份,没美国签证,被抓时人在美国国土上。学长费尽口舌向官员解释,最后,大概是因为他的身份,工作职位,教育背景和他信誓旦旦的保证,让官员相信他所说的话:内弟没有偷越国境的念头,确实是无意识的误入。签下一张表格备案,由警车押送通过那个公园,交到公园另一侧的加拿大关口。

这是我朋友中唯一被抓进监狱的人和事,不是因为犯罪,而是逛公园时走错了路。向毛主席保证,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他们会偷越国境。不信归不信,毕竟是发生了,可见美加边境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跨的。从而验证了我的老加拿大朋友说过的话是对的;也吓得我再没敢想过,去成立什么“国际人口交流中心”。。。。

美国欢迎你。但要小心,别乱走。

@ 2011-11-14 09:59:48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1&postID=13150.html

美国加拿大:边界上的趣事---Point Roberts

美加边界上的趣事---Point Roberts

红痴史迷

美国加拿大有漫长的边界线,它随着两国的领土,从大西洋延展到太平 洋。不算和阿拉斯加交界的部分,这条世界上最长的国界,长达6400公里。在这6400公里上,美国一侧,12个州与加拿大接壤;加拿大这边,全国10个省中的7个,面向美国。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条边界,能像这条边界一样,紧密地关联着两国人民的生活。

从五大湖往西,开始了美加边界的中段和西段。这段边界,创造了世界边界的又一个之“最”:最长的直线边界,一点弯不打;直直的沿着北纬四十九度线,3600多公里,延伸到北美大陆的最西端。

这条边界是在1846定下来的,那时边界两边还没有形成加拿大的省和美国的州;北边是英国人控制的英属北美(British North American);南边是俄勒冈地区(Oregon Country)。由于美西战争的胜利,美国政府已经认定太平洋沿岸的西部地区是美国的领土,所以谈判是美英之间进行的。这不是根据传统和历史的边界划分,因为当时西部尚未开发,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不是土著印第安人, 就是外来的拓荒者,边界两边没区别,用不着费时费力去一点点的勘测锁定,画一条线区分出你我就是了。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条笔直的界线:简单,直观。

但简单直观的边界并不是对所有的地段都是方便的。在这条线的最西边,大陆海岸线的西面,隔着大海湾,有一个伸进海峡的半岛,正好被边界从中间穿过。半岛的北部连着大陆,所以这个半岛也被包括在这条直线边界的条约中。半岛的北部自然是加拿大的领土,叫个印第安民族的名字,Tsawwassen。而半岛的南部:东西长,不到5公里,南北短,3公里;总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在1846年的协定上划归美国,叫Point Roberts。估计当时也只是个不毛的荒地,一块深入海湾的地角。当时若是网开一面,不把它划进条约,也就省了后世人的许多麻烦。

快两百年过去了,尽管世界上发生了剧烈变化,美加两国却保持了这条边 界的状况不变,Point Roberts的地位也未改变,一直是美国的“神圣”领土。2010年,Point Roberts 的人口已经达到1千3百人。由于它周围的海域是河流入海的地方,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使这个海域的海床平坦,海水很浅:退大潮 的时候,可见一望无边的泥沙海滩。大船是无法停靠在陆地上的;一千多人的社区,大概也养活不了一个商用飞机场;就是有飞机场,飞机还没飞起来,就得降落,太近了。所以,这个半岛的居民与美国本土的联系,只有经由陆地,穿过比邻的加拿大领土。从Point Roberts去美国(听着有点别扭吧, 因为它本身就是美国),要先经过半岛国界线上的加拿大海关,进入加拿大;穿过温哥华南边的城市三角洲和素里,在加拿大的省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上行车40多公里,绕个大弯,再到达在大陆国界线上的美国海关,重新进入美国。在周末美加边界车流高峰时段,这个海关的等待时 间,有时长达两个小时之多。回程,若正好与加拿大人回家时段相同,又是几个小时的等待。。。尽管如此,他们还不是最受这条 国界连累的人:比他们更遭罪的是在校的中小学生。

Point Roberts只有一所能上到三年级的小学。从四年级到十二年级,学生都要到地处美国本土、华盛顿州最西北的小城Blaine去上课。上面所说的路程,孩子们每天要经历一个来回!过四次海关,费时近两个小时(最好的状态),年复一年,天天如此。真不能想象这种事是会发生在交通和教育最现代化的美国。如果当年不是一刀切地画出一条边界;或把这个小小的半岛做个特例,不算在大陆边界划分的协议中---因为毕竟它和大陆中间有一个海湾,而且美加间沿海岛屿的划分,另有条约---今天Point Roberts的居民就不会有这种尴尬。不知多少次,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载着Point Roberts孩子上学下学的校车,心里就为这些孩子们的辛苦感到不平。但又一想,这纯粹是不关自己的瞎操心。那么多的家长,那么多的地方政治家,都没有解决这个困难,说不定对他们来说,还真不是要操心的事呢。既然如此,我就把它当成是美加边界的一段历史和一个趣闻吧。

Point Roberts 的国界线 (来自网络)。 别以为一脚就可以跨过去。有人不从关口过去,几分钟内,就被边界警察抓个正着。下次我讲讲这个趣闻。

@ 2011-11-12 08:58:05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1&postID=1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