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宇宙边际
在身份证之前,户口是个人身份的唯一证件,很多场合都需要,比如领取全国统一发放的各种票证(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等)、去银行存取现金、去邮局领取包裹等等。但是,户口(本/薄)是以一个家庭来发放的,一般是父母,加上子女,有时候也有祖父祖母等长辈,或其他亲戚(因地址变更等原因)。每个人的户口单上,有个人的几乎全部信息,甚至包括婚姻状况、身高体重、学历、血型、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等等。因为户口上没有照片,容易造假和滥用。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讲,工作证、军官证、学生证、教师证、记者证等等,也是可以的。军官证、学生证、教师证等,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有用的,比如旅游门票半价。
参加工作后,全国开始申请并发放第一代身份证。记得当时照相都是在自己住所的居委会里,因为居委会认识所有辖区的人员,外来人员也很清楚,当然,必须要有户口才能申请。号码是这样的:4301217310022234,其中,第一个三位数是省代码,第二个三位数是市县代码,紧接着就是自己的出生年月,但“年”只有两位数(即前面的73),最后四位数就是地区或种群的代码。表面图案是“渔网”,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意,有效期是10年;正面除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还有具体的家庭地址,包括门牌号码。使用几年后,就发现是两层塑料夹一层纸,而且两层塑料很容易就分开了。
第二代身份证,似乎是90年代末期发放的,但全国不是统一时间。因为我们地区的身份证有效期即将到期,所以就更换第二代身份证。领取第二代身份证时,第一代被收回,还需要单位证明和自己的户口,照相也是在派出所指定照相馆。号码是这样的:430121197310022234。与第一代相比,就是“年”这一项变成了四位数(即前面的1973)。但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有荧光的长城图案和“CHINA”字样,“渔网”还在,只是更加复杂了,因为很多刑事案件都是由于第一代身份证容易造假导致的。有效期是20年,正面的信息没有变化。
在日本期间,机场和海关是使用的中国护照。但不久就在当地的“区委会”(应该是区役所)领到日本的临时身份证,要凭中国护照、工作证明和老板的介绍信。照相是在区役所的快照,一周后就拿到了。日本身份证是这样的:除了具体住址是中文(汉字)与日文的混合之外,其它全部都是中文(汉字),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中国的地址、在日本的目的、身份证有效期、区长的姓名等等,但很多地方还有英文注释(实际上是中英双语),背面有区长的签名盖章。有防伪的标识,包括水印、花纹等等。我的名字是简体和繁体两种写法。那个具体办理身份证的工作人员,似乎懂一点汉语,还会使用《新华字典》查找我的姓名。
出国到加拿大之前,拿到了第三代身份证。领取第三代身份证时,第二代可以自己保留,因为时间还没有过期,但要缴纳20元成本费。当然,也还需要单位证明和自己的户口,照相也是在派出所指定照相馆,号码没有变化,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卡式身份证很“厚实”,比银行卡还结实,而且不像前两代是黑白照片,这次是真彩色。据介绍,第三代身份证是符合ISO14443 TYPE B的非接触式IC卡,具有4k的存储空间,非接触IC卡存储数据都是通过密码限制的,卡片中的每个数据存储扇区都有相应的读密码和写密码。表面有一层塑料保护薄膜,使用几次就掉了,但没有关系。
在加拿大一段时间,一直使用中国护照,尤其在海关和机场。不过,第一次在加拿大海关入关时,只需要填写自己的地址,不到一个月,就会收到加拿大的身份证――枫叶卡(也叫PR卡,Permanent Resident Card)。照片时按照事先的通知准备好的照片,要求很严格;如果照片不过关,就要在海关临时照相。枫叶卡是这样的:除了照片之外,还有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有效期和ID代码(全部是英文和法文双语),还有自己的签名手迹,背景图案是枫叶和加拿大地图,而荧光水印则是比较小型的枫叶和加拿大地图,色彩也不同,枫叶里面还有国徽图案;此外,还有加拿大国旗图案,和CANADA字样。整个卡都是彩色的,但唯独人的照片是黑白的,很是奇怪。背面有磁条,估计是含有个人信息的高科技IC卡;有另一张照片,还有几十个字母和数字的一串编码,看不懂;有登陆加拿大的地点和时间,还有一个条形码,有个人的身高和眼睛颜色,我们也成了机器人。
据说,若干年以后的身份证就是一个小小的芯片(chip),隐藏在人体的某个部位,不会丢失,而且还能用卫星定位,你往哪儿跑?
由kylelong张贴 @ 2011-11-13 11:10:25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1&postID=12205.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